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15:00

  本文关键词: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将对稳定就业岗位、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履行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责任带来新的压力,劳动监察工作任务艰巨。虽然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试图从外部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和深度,但劳动者合法权益依然经常受到侵害。与此同时,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受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效能低和监管模式不适应当前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被动局面一直未能改变。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必须顺势而为,勇于尝试新的管理机制。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正是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在明确界定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两网化”建设的社会意义,介绍了我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发展历程和辽宁省“两网化”建设概况,以及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文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国内部分地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主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论证。最后,提出适合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的意见,为推进朝阳市建立完善的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机制提供支持。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 网格化 网络化 朝阳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D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含义及社会意义10-12
  • 1.2.1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含义10
  • 1.2.2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的社会意义10-12
  • 1.3 文献综述12-15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3-15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5-17
  • 2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现状分析17-28
  • 2.1 朝阳市简介17
  • 2.2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发展概况17-19
  • 2.2.1 我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发展历程17
  • 2.2.2 辽宁省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发展概况17-19
  • 2.3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现状19-22
  • 2.3.1 组织结构及职能情况19-20
  • 2.3.2 网格划分情况20
  • 2.3.3 协管员配备情况20-21
  • 2.3.4 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情况21-22
  • 2.3.5 用人单位信息录入情况22
  • 2.4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存在问题22-25
  • 2.4.1 劳动监察机构管辖范围不够明确22-23
  • 2.4.2 协管员队伍建设滞后23
  • 2.4.3 “两网化”建设资金匮乏23-24
  • 2.4.4 “两网化”作用没有充分发挥24-25
  • 2.5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分析25-28
  • 2.5.1 外部因素25-26
  • 2.5.2 内部因素26-28
  • 3 完善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方案分析28-37
  • 3.1 各地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实践28-31
  • 3.1.1 福建省三明市实践经验28-29
  • 3.1.2 重庆市江北区实践经验29-30
  • 3.1.3 盘锦市实践经验30-31
  • 3.2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方案设计31-35
  • 3.2.1 “两网化”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31-32
  • 3.2.2 “两网化”建设阶段目标和实施进程32-33
  • 3.2.3 “两网化”建设实施内容和工作标准33-35
  • 3.3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35-37
  • 3.3.1 人口环境分析35
  • 3.3.2 市财政条件分析35
  • 3.3.3 各级政府政策条件分析35-37
  • 4 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对策建议37-40
  • 4.1 重视组织的作用,完善劳动监察组织体系37
  • 4.2 重视对人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37-38
  • 4.3 重视制度的建立,完善“两网化”建设机制38-39
  • 4.4 重视责任划分,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3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萍;;国外的劳动监察制度[J];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09期

2 王明智;;农民工欠薪案处置难点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2年11期

3 ;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意见[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9期

4 曹永平;吴钧;顾广全;;监察网格化堵塞建筑行业管理“黑洞”[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1期

5 刘俊奇;;信息化时代的劳动监察[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12期

6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7 徐红勤;;浅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J];中国劳动;2009年06期

8 王力;;关于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9 杜溪源;;成都:实施网格化管理 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J];中国劳动;2007年05期

10 李莉;赵国梁;施琳洁;;太原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朝阳市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5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e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