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
发布时间:2017-05-01 22:08
本文关键词: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关于如何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的问题,我国法学界有多种观点并存。由于立法上对雇佣关系缺乏明确的规范予以调整,在司法实践中对界定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存在一定混乱。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大有裨益。 首先,本文分析了雇佣关系的历史演进。随着雇佣关系的产生、发展到普遍存在,调整这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从由民法调整演变为由单独的劳动法规所调整,雇佣关系也演变为劳动关系;其次,通过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比较分析,归纳出界定雇佣关系的三方面因素,明确了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只存在表面的、形式的区别,而不存在本质区别的观点,并赞成对雇佣关系应当采用由劳动法统一调整的法律模式;最后,文章针对雇主责任与追偿制度作了分析。审判实践中,劳资双方刻意区分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重要原因就是两种关系中的雇主责任和追偿制度存在一定的区别。笔者建议应对雇用和劳动关系中的雇主责任和追偿制度进行统一规定,从而更全面地保护劳资双方的权益。
【关键词】:雇佣关系 劳动关系 替代责任 追偿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5
【目录】:
- 引言6-8
- 第一章 雇佣关系的界定8-19
- 第一节 雇佣关系的历史演进8-10
- 第二节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10-16
- 第三节 界定雇佣关系应注意的问题16-19
- 第二章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比较分析19-24
- 第一节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相同点19-21
- 第二节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不同点21-24
- 第三章 完善雇佣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构想24-29
- 第一节 当前雇佣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缺陷24-27
- 第二节 完善雇佣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构想27-29
- 第四章 雇主责任与追偿制度29-42
- 第一节 替代责任的法律特征与理论基础29-32
- 第二节 追偿制度的法律特征和理论基础32-35
- 第三节 劳动者法律责任的特征35-38
- 第四节 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意见38-42
- 结论42-43
- 注释43-47
- 参考文献47-50
- 论文摘要(中文)50-53
- 论文摘要(英文)53-56
- 后记56-57
- 导师及作者简介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倩昕;雇主替代责任的内部追偿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邹锦华;论劳资冲突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邱君;雇主对雇员的赔偿责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孟凡昊;家内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雇佣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调整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3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