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劳动者离线权保障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6:09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的飞速发展,人类过渡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概念渐渐深入人心,但是其发展而带来的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蚀却鲜有人关注。离线权是互联网时代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一种新形式,需要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以保障的劳动者休息权。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1(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离线权”的提出及内涵分析
二、保障离线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 离线权保障的意义和价值
1. 贯彻保障宪法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权的需要
2. 保障新时期劳动者基本人权的需要
(二) 离线权是互联网时代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迫切需要
三、离线权保障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一) 认定的艰难性
(二) 维权的艰难性
(三) 劳动者对休息权缺乏正确的认知
(四) 互联网经济下用人单位的压力
四、离线权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 构建系统的全方位的离线权保障制度
(二) 大力宣扬和普及休息权和离线权知识
(三)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今社会法的反思与再认识——兼论社会法与经济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J]. 周湖勇,关今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6)
[2]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构建的新思考[J]. 周湖勇. 政法论丛. 2017(05)
[3]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J]. 谢增毅.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2)
[4]人民调解组织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刍议[J]. 周湖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休息何以成为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属性与价值探析[J]. 蓝寿荣. 法学评论. 2014(04)
[6]论我国劳动诉讼审判组织的改革和完善[J]. 周湖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论劳动者的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J]. 杨福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3)
[8]企业道德责任论[J]. 王淑芹. 伦理学研究. 2006(06)
[9]论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J]. 李步云. 法学研究. 1991(04)
本文编号:3426697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1(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离线权”的提出及内涵分析
二、保障离线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 离线权保障的意义和价值
1. 贯彻保障宪法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休息权的需要
2. 保障新时期劳动者基本人权的需要
(二) 离线权是互联网时代保障劳动者休息权的迫切需要
三、离线权保障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一) 认定的艰难性
(二) 维权的艰难性
(三) 劳动者对休息权缺乏正确的认知
(四) 互联网经济下用人单位的压力
四、离线权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 构建系统的全方位的离线权保障制度
(二) 大力宣扬和普及休息权和离线权知识
(三)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今社会法的反思与再认识——兼论社会法与经济法、民法和行政法的关系[J]. 周湖勇,关今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6)
[2]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构建的新思考[J]. 周湖勇. 政法论丛. 2017(05)
[3]我国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模式的转变[J]. 谢增毅.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2)
[4]人民调解组织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刍议[J]. 周湖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休息何以成为权利——劳动者休息权的属性与价值探析[J]. 蓝寿荣. 法学评论. 2014(04)
[6]论我国劳动诉讼审判组织的改革和完善[J]. 周湖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论劳动者的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J]. 杨福忠.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03)
[8]企业道德责任论[J]. 王淑芹. 伦理学研究. 2006(06)
[9]论人权的三种存在形态[J]. 李步云. 法学研究. 1991(04)
本文编号:3426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42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