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劳动者权益的中国法保护
发布时间:2017-05-06 20:01
本文关键词:外国劳动者权益的中国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劳动力资源频繁流动,让我国本就不完善的外国人管理制度面临巨大压力。作为极具潜力的中国市场,无论是持有就业证的合法劳工亦或是无证的非法劳工,都纷纷涌入中国淘金。外国劳动者在华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多,加上本国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随之而来的便是外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侵权、就业歧视、社会保险、工伤赔付等劳动争议问题的出现。在此背景下,本文就我国现有的管理外国劳动者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对外国劳动者这一主体进行界定,并对我国目前外国劳动者在华就业的现状进行剖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最后,通过对分析国外一些典型国家在管理外国劳动者方面的司法实践成果,结合本国国情,以期能够借鉴他们的相关立法经验,为本国寻找到一条能够全面有效保护外国劳动者在华就业和完善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的立法道路,构建一套层次分明、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关于外国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的概述。这一部分从外国劳动者的概念入手,就如何界定外国劳动者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本课题的主体;此外这一部分还对外国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分析我国目前法律保护的进步与不足。 第二部分:中国法律法规中关于外国劳动者保护规定以及存在的不足。这一部分主要是论述我国目前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外国劳动者的法律规定,并试图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文完善法律制度建议提供参考。 第三部分:国外典型国家对外国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制度介绍及启示。这一部分主要是分析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在管理外国劳动者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成果以及给我国制度建设的一些启示,为下文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提供借鉴。 第四部分:完善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法律保护机制的几点建议。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前面几部分的论述都是在为这一部分做铺垫,知道了问题所在就应对症下药,这部分笔者在了解问题的症结后,首先就我国目前的《劳动法》的域外效力进行分析,认为该部门法中的某些条款在特定情况下应具有域外效力,也不能单纯的依靠属地原则而拒绝承认外国劳动法律的域外效力。其次是借鉴外国的司法实践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完善我国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法律保护机制提出些许建议,以期能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外国劳动者 劳动争议 劳动权益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一、外国劳动者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概述9-20
- (一) 外国劳动者在中国就业的概述9-13
- 1. 外国劳动者的界定9-12
- 2. 外国劳动者在中国就业的特征12-13
- (二) 对外国劳动者权益加以保护的必要性13-20
- 1. 中国对外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提高与不足及原因分析14-16
- 2. 关于外国劳动者就业歧视问题及原因分析16-17
- 3. 中国法律语言障碍给外国劳动者带来的困境及原因分析17-18
- 4. 用人单位对在华外国劳动者的侵权问题及原因分析18-20
- 二、中国法律法规中关于外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规定及不足20-26
- (一) 《宪法》中的规定及不足20-21
- (二) 部门法中关于外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规定及不足21-23
- 1. 《劳动法》中的规定及不足21-22
- 2. 《合同法》中的规定及不足22-23
- (三)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中的规定及不足23-24
- (四) 国际私法中冲突规范的适用对外国劳动者的保护规定24-26
- 三、国外典型国家对外国劳动者的法律保护制度介绍及启示26-31
- (一) 美国的规定及启示26-27
- (二) 欧盟的规定及启示27-29
- (三) 日本的规定及启示29-31
- 四、关于完善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保护机制的几点建议31-38
- (一) 我国《劳动法》的域外效力问题以及对外国劳动法律的承认问题31-32
- (二) 制定保护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的专门法律规范32-34
- 1. 在《劳动法》中专章规定外国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条款32
- 2. 实现外国劳动者劳动关系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对接32
- 3. 参照国际劳工标准,制定《反就业歧视法》32-33
- 4. 外国劳动者保护的地方性法规的构建33-34
- 5. 法律与政策相结合的保护机制34
- (三)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修订和专门机构的配置34-35
- (四) 构建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法律保护的专门监督机构35
- (五) 建立针对外国劳动者的咨询帮助制度35-36
- (六) 非诉讼方式在保护在华外国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应用36
- (七) “超国家法律”的制定——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3-44
- 后记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欧;周红阳;;外国劳动者在华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2 吕瑞;;刍议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J];才智;2009年19期
3 杨丽艳;;法律和政策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合作领域的扩展及其机制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吴文芳;;我国就业的外国人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法之难点[J];法学;2013年06期
5 罗丛九;;涉外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柴黎平;;有关外国人在华就业的劳动争议案件处理[J];中国劳动;2012年07期
7 苗月霞;;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完善我国外国人管理体制[J];人事天地;2011年06期
8 单海玲;我国涉外劳动合同立法之完善[J];政治与法律;2002年04期
9 赵耀;;外国人在我国就业现状及管理对策——以北京地区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外国劳动者权益的中国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4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