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反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应对
发布时间:2017-05-25 10:19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反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常来说,社会学意义上的性别指的是两性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感染形成的性别表。按照传统文化的安排,社会分工无处不体现以性别差异为依据的分工模式。在择业中突出体现为直接性别歧视和间接性别歧视。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并通过了《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2006年1月12日我国正式批准了《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当前中国性别就业歧视现象层出不穷,迫切需要落实《公约》要求,并且制定相应法律保证其实施。本文以此作为背景而作。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现状,这一章主要从就业歧视概说、我国的就业歧视简述、我国就业歧视的类别、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规。第二章、我国女性就业歧视中的问题分析。这一章主要从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基本情况、形成的法律原因、导致的社会危害三个方面做了分析。第三章国外就业平等权保障相关立法。这一章主要解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反就业歧视法、反性别就业歧视法及其对我国启示。第四章、健全我国反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这一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完善反性别就业歧视相关法律,二是开辟司法救济渠道,三是强化维权力度,四是加强执法力度。第五章、维护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其它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女性职业培训,建立公益诉讼机制,建立女性权益保护团体。
【关键词】:性别 就业歧视 法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1 就业性别歧视的理论诠释11-23
- 1.1 就业歧视概说11-15
- 1.2 我国的就业歧视简述15-16
- 1.3 我国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16-20
- 1.4 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规20-23
- 2 我国就业性别歧视的现状及成因23-31
- 2.1 基本情况23-25
- 2.2 法律原因25-27
- 2.3 社会危害27-31
- 3 部分国家就业平等权保障相关立法31-35
- 3.1 反就业歧视法31
- 3.2 反性别就业歧视法31-33
- 3.3 对我国启示33-35
- 4 健全我国反性别就业歧视法律及政策35-38
- 4.1 完善反性别就业歧视相关法律35-36
- 4.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6-37
- 4.3 强化女性职业培训37-38
- 结语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5年06期
2 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3 石美遐;;中国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S1期
4 石鸥;在“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5 林燕玲;;批准和实施《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刘玉侠;;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7 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制约下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8 危怀安;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余士好,张永红;安徽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情况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10 朱艳,戴良铁;就业歧视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反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应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93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