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权的劳动法保障

发布时间:2017-05-25 14:23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权的劳动法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系列新政策、新措施的相继实施,旧制度迎来“新常态”,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在改善民生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对生活带来的成果。深入的改革,是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都能获得由改革带来的红利,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在社会中居于弱势的群体,他们最关心的“饭碗”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事。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劳动报酬。“劳有所得”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一些由讨薪酿成的恶性事件屡屡进入人们的视野,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保护弱势群体的劳动报酬权利势在必行。 劳动用工形式的复杂多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餐饮业、服务业、娱乐业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非全日制用工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以其用工成本低、灵活性高的特点占据了劳动力市场。但是,一些问题也随着非全日制用工的快速发展而逐渐浮现。虽然非全日制用工在劳动合同、用工条件等方面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但是大都过于原则性,并且难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加之大部分非全日制劳动者是妇女、老人等社会的弱势群体,保护他们的合法权利就显得更有必要性。 劳动报酬权不仅关系着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事关劳动者的社会尊严,因此是劳动者最关心的权利之一。因此,本文站在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角度,从多个方面分析劳动法律在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劳动报酬权时存在的问题。包括最低工资标准、超时工作的工资、同工同酬、工资支付等问题,力图从问题中找出症结所在,并且通过与其他多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合我国的有效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已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依法治国”已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早已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在遇到纠纷时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法律已经成为劳动者心目中公平公正的使者。劳动法律固然应该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但是法律的天平一旦向任一方倾斜,都会给另一方带来伤害,劳动者大多数时候是弱势的,但是一味地侧重保护劳动者,将必然伤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因此,劳动法律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必须要有所权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可谓唇亡齿寒,任何一方遭受利益损失都将置对方于不利的境地,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也是劳动法的目的之一。本文从非全日制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的劳动法保障出发,对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在考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利益后进行适当的权衡,进而得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 劳动报酬权 最低工资标准 同工同酬 延长工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
  • 一、 劳动报酬权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9-13
  • (一) 劳动报酬权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10-11
  • (二) 劳动报酬权易受侵害的原因11-13
  • 二、 最低工资之劳动法保障13-19
  • (一) 明确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构成13-15
  • (二) 设立多元化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5-19
  • 三、 同工同酬之劳动法保障19-24
  • (一) “同工”的法律认定20-21
  • (二) “同酬”的法律认定21-24
  • 四、 延长工时工资支付之劳动法保障24-34
  • (一) 不同形式下延长工时的工资支付24-30
  • (二) 工资基数的确定30-32
  • (三) 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32-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7
  • 作者简介37-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问清泓;何飞;;论非全日制用工中的多重劳动关系[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2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3 冯彦君;社会弱势群体法律保护问题论纲[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4 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5 冯彦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劳动合同法》——总体评价与创新点解析[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6 冯彦君;王丹丹;;非全日制用工养老保险的立法模式选择——以中日比较为视角[J];当代法学;2010年06期

7 冯彦君;;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J];法商研究;2011年02期

8 林嘉;;劳动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3年06期

9 林嘉;;《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制度创新及影响评价[J];法学家;2008年02期

10 曹燕;;劳动法中工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家;2011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权的劳动法保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94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e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