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衡量经济是否能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它是必要的,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失业既涉及到损失的工人的基本生活和再就业,还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和谐稳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失业率不断增加,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失业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若劳动者失去工作,就会丧失其唯一的生活来源,没有了生活的来源生活就会失去保障。失业者为了能正常的生活下去就会滋生一些违法的想法。所以说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以理论为切入点,然后重点对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及其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全文分五个方面: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一个引子,主要引出为什么要以它为研究的中心。 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了它的基本理论体系。目的在于先让我们对文章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框架结构先有个最基本的了解,,然后通过对理论的论述,为下文阐明失业保险问题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现状和我们的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分析,得出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太窄;失业保险金支付标准不合理;保障水平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不合理,操作性差;失业保险金来源不足,收缴困难;失业保险费率设计不合理;失业保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英美法系国家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并通过对英国和美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情况的介绍及其在完善该制度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以此得出哪些是我们国家需要重点借鉴的。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最重要和最难的部分,即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措施。
【关键词】:失业保险 存在问题 完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12-23
- 第一节 失业的界定12-13
- 一、 我国对失业的界定12-13
- 二、 国际劳工组织对失业的界定13
- 第二节 失业保险的有关理论13-17
- 一、 失业保险的概念及特征13-16
- 二、 失业保险的类型16-17
- 第三节 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结构17-23
- 一、 适用范围17-18
- 二、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条件18-19
- 三、 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和期限19-20
- 四、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20-22
- 五、 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22-23
- 第二章 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3-34
- 第一节 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演进及现状23-26
- 第二节 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26-34
- 一、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过窄26-27
- 二、 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不合理,保障水平低且与其他制度缺乏应有的衔接27-28
- 三、 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资格条件不合理,操作性差28-29
- 四、 失业保险金来源不足,收缴困难29-31
- 五、 失业保险费率设计不合理31-32
- 六、 失业保险管理体制不完善32-34
- 第三章 英美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考察及对我国的借鉴34-45
- 第一节 英美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考察34-41
- 一、 英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基本内容34-38
- 二、 美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基本内容38-41
- 第二节 美英失业保险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41-45
- 一、 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要广41
- 二、 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条件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41-43
- 三、 失业保险金来源要充足且有保障43
- 四、 法律体系要完备43
- 五、 要实行差别失业保险费率43-45
- 第四章 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45-57
- 第一节 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45-46
- 第二节 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标准46-47
- 第三节 重新设计失业保险费率47-48
- 第四节 完善失业保险法律体系48-51
- 第五节 加强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51-54
- 第六节 强化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再就业功能54-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个人简历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方经济政策法规 山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暂行条例[J];山西经济年鉴;1996年00期
2 余卫明;我国失业保险立法的历史性突破──《失业保险条例》评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3 张景成;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长白学刊;2002年02期
4 杜智娜;社保官员详解失业保险[J];法律与生活;2004年21期
5 杜智娜;假如欠缴失业保险[J];法律与生活;2004年22期
6 俞恒;;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6期
7 ;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高我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的通知[J];长春政报;2007年01期
8 徐小友;;转型时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9 田中禾,马雪彬;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许琳;完善失业保险扶助弱者群体[J];理论导刊;199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殿江;胡玉翠;;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运作机制及可行性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2 倪慧君;;中国的失业保险与再就业[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3 骆宝程;;完善失业保险,深化国企改革[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光茂;乐强顺;;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失业保险体系[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马耀斌;宋瑞;王昌运;刘玉红;;以人为本,稳步推进并轨工作——宝鸡市并轨工作成效显著[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张丽;张伯生;;我国农民工工伤与失业保险仿真分析[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7 李建新;;北京社会保障水平、问题与对策[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张彬;;加拿大的社会保障税[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9 李爱;;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展望[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10 向运华;沈跃鹏;;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思考[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什么是失业保险[N];深圳商报;2004年
2 ;稳步推进失业保险工作[N];锡林郭勒日报;2008年
3 赵威;发挥失业保险“安全阀、减震器”功能[N];佳木斯日报;2009年
4 ;班戈:全面完成失业保险征缴[N];那曲报;2009年
5 记者 李艳;我省上调失业保险待遇标准[N];陕西日报;2010年
6 记者 江迪;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0年
7 李礼;垦区失业保险水平将提高两倍[N];北大荒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湖录 通讯员 黄剑才 吴锦;市失业保险管理所切实解决“两难”问题[N];钦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常虹;失业保险新政策力促再就业[N];秦皇岛日报;2009年
10 记者孙鹏;我市失业保险实行市级统筹[N];长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陈维佳;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静敏;当代中国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茜;改制与生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李方舟;中国社会保障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利益结构与政策取向[D];西北大学;2006年
6 吴芹;欧盟失业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隋yN宁;日本地震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健;基于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慈勤英;失业者再就业选择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文俊;美德日社会保险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际舫;试析我国失业保险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铮;失业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王美春;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刘昌阳;我国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张俊;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魏桃初;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县级失业保险制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惠林;失业保险的市场失灵与效率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朱吉良;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徐莉;论我国失业保险的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玉侠;我国现阶段失业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39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