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23: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当前,劳动关系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自建国以来一直延续着“一调一裁两审”的模式。不可否认,该制度模式在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方面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争议出现了诸多新特点、新情况,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其机构设立及程序设置上均逐步暴露出其缺陷与不足,已不能适应当前劳动关系变化的新形势,完善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介绍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以资借鉴。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及社会现实情况提出了调解前置及“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并在制度的设计上分别完善。全文共43000字左右,分为四章: 第一章劳动争议及其处理制度。通过对我国劳动争议概念的介绍,界定了我国劳动争议的概念,并阐述了劳动争议具有争议主体特定性、主体之间具有双重属性及争议内容广泛性等的特征。将劳动争议做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个别争议和集体争议的分类,不仅有利于推进对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在理论上的深入研究,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明确争议的解决方式和程序上亦极为有益。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方式分为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比较研究。首先分别介绍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通过对不同法律制度的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分析和比较,探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方面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比较发现,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多元化、处理机构独立化、处理人员专业化、案件分类处理及强调政府主持参与劳动争议处理是各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第三章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现存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及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制度概况,并选取介绍一些比较典型的劳动争议案例,通过实证调查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机构、仲裁机构及诉讼机构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上均存在问题与不足,且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产生的各种弊端、裁审关系衔接不协调导致的结果及缺乏劳动争议特有的诉讼程序均亟待解决。 第四章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立法建议。首先简要阐述完善和改革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应具有的理念及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并评述了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的各种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构想,即提出我国应将调解作为劳动仲裁或诉讼的前置程序并建立“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等程序方面的改革建议,以及撤销我国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独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创设劳动争议审判庭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设置方面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调解 仲裁 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59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制度概述10-16
-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10-14
-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特征10-11
-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及意义11-13
- 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3-14
-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4-16
- 一、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14-15
- 二、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方式15-16
- 第二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比较研究16-24
- 第一节 主要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6-19
- 一、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6-17
- 二、德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7-18
- 三、澳大利亚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8-19
- 第二节 台湾、香港地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9-21
- 一、台湾地区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19-20
- 二、香港地区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20-21
-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比较和分析21-24
- 一、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多元化21-22
- 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独立化22
- 三、劳动争议处理人员专业化22
- 四、劳动争议案件分类处理原则22
- 五、强调政府主持参与劳动争议处理22-24
- 第三章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现存问题24-33
- 第一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4-25
- 一、1949年至1956年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24
- 二、1957年至1986年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24
- 三、1987年至今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24-25
- 第二节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问题25-33
- 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存在的问题25-29
- (一) 调解机构和人员所面临的困境25-27
- (二) 仲裁机构设置和人员面临的困境27-28
- (三) 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的设置存在的问题28-29
- 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29-33
- (一)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产生的各种问题29-31
- (二) 裁审关系衔接不协调导致的结果31-32
- (三) 缺乏劳动争议特有的诉讼程序32-33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立法建议33-45
- 第一节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应有的理念33-34
- 一、完善制度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33
- 二、完善制度要贯彻劳动争议及时解决的宗旨33
- 三、完善制度要落实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与诉权保护原则33-34
- 四、完善制度要充分、有效利用仲裁和司法资源34
-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评析34-36
- 一、"只裁不审"模式34
- 二、"只审不裁"模式34-35
- 三、"或裁或审"模式35
- 四、"先裁后审"模式35-36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建议36-39
- 一、将调解作为仲裁或诉讼的前置程序36-37
- 二、建立"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37-39
- 三、完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模式39
- 第四节 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建议39-45
- 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改革设想40-41
- 二、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改革设想,建立独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41-42
- 三、劳动争议司法审判组织的改革设想42-45
- 结语45-47
- 注释47-52
- 参考文献52-56
- 后记56-5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曼娜;我国劳动争议“一裁终局”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冀健;劳动争议受案范围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0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