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

发布时间:2017-06-10 16:19

  本文关键词: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商业秘密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已达上千年之久。各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各有千秋,其中美国在其判例中所形成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尤为引人注目。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是为保护前雇主商业秘密不受潜在侵占的一种禁令救济制度,用于禁止离职雇员在其专业领域内为原雇主的竞争对手工作。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历经一百多年,发展至今,条理清晰、适用条件也愈加严明,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在预防雇员侵犯前雇主商业秘密的这类案件中对商业秘密保护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我国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为核心,民商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多方面保护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我国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采取事后救济,在预防雇员侵犯前雇主商业秘密方面主要依赖竞业禁止制度。由于我国的竞业禁止制度并不完善,法律规定笼统、散乱,无论是雇员还是雇主的利益在竞业禁止制度下都存在一定缺失,在此情况下,引进美国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的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首先以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经典案例详述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形成及发展,其次从现今美国的主流角度历数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适用条件,接着介绍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禁令救济措施,最后论述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现如今的适用情形及其优缺点。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不足。笔者先从立法的角度提出我国虽然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在面临雇员潜在侵犯原雇主的商业秘密这一问题时我国现有的各种制度都不足以应对的现状,接着论述了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及其存在的缺陷,为第四部分对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引进埋下伏笔。 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了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正当性。笔者首先阐述了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必要性,接着论述了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法律依据和法理依据。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论述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启示。在认识到我国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注意点后,笔者从司法和立法两个角度提出了引入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建议。
【关键词】:商业秘密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 雇员 雇主 竞业禁止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D922.294;D922.5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第一章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概述10-26
  • 第一节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形成及发展10-14
  • 一、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形成10-11
  •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发展11-13
  • 三、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概念13-14
  • 第二节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适用条件14-18
  • 一、前雇主拥有商业秘密14-15
  • 二、雇员掌握前雇主的商业秘密15-16
  • 三、雇员前后职位具有相似性16-17
  • 四、雇员披露商业秘密的“不可避免性”17
  • 五、雇员披露商业秘密将对前雇主造成一定损失17-18
  • 六、关于当事人主观状态及是否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问题探讨18
  • 第三节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救济措施18-22
  • 一、禁令的类型19-21
  • 二、禁令的限制21-22
  • 第四节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利弊及其适用情形22-26
  • 一、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优缺点22-24
  • 二、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适用情形24-26
  • 第二章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之缺陷26-33
  • 第一节 我国商业秘密的立法状况26-29
  • 第二节 我国竞业禁止制度之不足29-33
  • 一、竞业禁止法律规定笼统、散乱29-30
  • 二、竞业禁止制度下雇主利益之缺失30-31
  • 三、竞业禁止制度下雇员利益之缺失31-33
  • 第三章 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正当性分析33-42
  • 第一节 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必要性33-38
  • 一、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现实需要33-34
  • 二、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是商业秘密内在属性的需要34-38
  • 第二节 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依据38-42
  • 一、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法律依据38-40
  • 二、引进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法理依据40-42
  • 第四章 不可避免披露原则对我国的启示42-47
  • 第一节 引入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注意点42-43
  • 第二节 引入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建议43-47
  • 一、在立法中增加关于商业秘密威胁性侵权的法律规定43-44
  • 二、在司法中结合我国国情谨慎适用不可避免披露原则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后记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宾容;刘晓辉;张颖;;商业秘密“即发侵权”的禁令救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欧广远;;商业秘密禁令保护之源流与功能[J];商业研究;2009年11期

3 黄武双;;美国商业秘密保护法的不可避免泄露规则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08期

4 黄丽萍;刘丽玉;;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以李开复事件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张媛;王威;周东威;何铁军;;商业秘密终局禁令救济的期限——美国经验和借鉴[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赵富真;;从商业秘密若干问题的分析看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J];才智;2011年33期

7 王毓南;;离职后的竞业禁止若干问题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朱谢群;商业秘密法中“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的规范性分析[J];科技与法律;2003年04期

9 许华兰;;试论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及权利属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9期

10 阮开欣;;美国商业秘密法中不可避免泄露规则的新发展及其解读——以Bimbo案为视角[J];科技与法律;201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39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