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资拖欠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6 14:08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资拖欠防治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欠薪,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社会现实角度来看,企业欠薪的原因十分复杂。有的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限入困境,确实发不起员工的工资,而有些则纯属恶意欠薪,明明有能力给农民工发工资,却故意不发、长时间拖欠。 本文主要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因欠薪反映出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完善我国欠薪防范法律制度提出建议。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欠薪保障研究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得出二者区别在于法制性和政策性的结论,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欠薪行为的定义。欠薪行为的分类,包括无奈欠薪、恶意欠薪、行业规则性拖欠和变相欠薪。欠薪行为的构成,包括欠薪行为的主体,主观要件,客体。第三部分:目前我国欠薪行为的现状、特点、成因及影响。通过数据反应欠薪问题的现状,通过一则案例分析了我国欠薪行为发生的一般规律。从数量发展趋势、时间、行业、构成上分析了欠薪的特点。分析产生欠薪现象的原因,在于制度缺陷,程序的冗长,用人单位行为不规范和劳动者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等方面。总结了危害性,在于公民财产权利和尊严受到侵犯、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制度遭到破坏、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第四部分:给出了治理欠薪行为的建议,由于欠薪行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顽疾,因此,治理手段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首先应完善欠薪保护的受理机制包括建立审裁自选的劳动仲裁制度、健全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完善法律援助职能作用;其次应完善工资追讨的救济制度,对工资的优先受偿权,欠薪保障基金进行完善;最后应加大对欠薪行为的打击力度,包括完善刑罚的惩罚和行政制裁。第五部分:结语,指出欠薪行为是一个牵扯到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对欠薪保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资拖欠 欠薪保障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F249.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12
- (一)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6-7
- (二) 国内外关于欠薪问题的研究现状7-10
- (三) 研究目的和方法10-12
- 一、欠薪问题的基本内容12-15
- (一) 欠薪的概念和分类12-14
- (二) 欠薪行为的构成14-15
- 二、目前我国欠薪行为的现状、特点、成因及影响15-23
- (一) 欠薪问题的现状及一般性的规律15-16
- (二) 欠薪现象的特点分析16-19
- (三) 欠薪行为带来的影响19-20
- (四) 欠薪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20-23
- 三、完善我国工资拖欠法律保护的若干建议23-33
- (一) 完善欠薪追讨的受理机制23-26
- (二) 完善欠薪追讨的救济制度26-31
- (三) 完善欠薪追讨的惩处手段31-33
- 结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学良;;国外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2 胡玉浪;;我国欠薪法律责任制度的反思和重构[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黎建飞;拖欠民工工资中的法律问题[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4 何正华;陈景敏;;对欠薪逃匿追究刑责的法理探析[J];法治论坛;2009年03期
5 李海明;;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J];河北法学;2011年07期
6 颜穑;;“隐性欠薪”社会之痛[J];就业与保障;2010年01期
7 周贤日;;我国深圳市和上海市欠薪保障基金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留禄;;上海市欠薪保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岭;论恶意欠薪罪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邵慧勇;防范欠薪的工资支付保障体系的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3 曾志红;我国企业欠薪保障体系与基金构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郭爱周;恶意欠薪刑法规制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工资拖欠防治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5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55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