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视域下教师聘任制的劳动关系审视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视域下教师聘任制的劳动关系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聘任制的实施由于编制短缺、法律细则滞后以及法律意识匮乏等原因导致学校与教师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失衡。《劳动合同法》的正式施行,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聘任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依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教师聘任制要以合法、公平、自愿、诚信为原则,在保障学校与教师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以用工为事实,以合同为标志构建二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并需直面教师聘任制将触及的新问题。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师聘任制 劳动关系 聘任合同 权利义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重大项目(06JJD880008)、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2007070)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一、学校与教师建立劳动关系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劳动关系也就是二者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表现为二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师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洪义;;略论中国法律制度的正当化问题[J];政法论坛;2006年05期
2 胡玉鸿,彭东;试论法律社会渊源的理论基础[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3 蔡磊;WTO规则视野中的中国经济法[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3年03期
4 李浩;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5 文正邦;宪政——人类法治文明的最高结晶[J];现代法学;2002年05期
6 龚群;论罗尔斯的两种自由理念[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7 万俊人;关于政治哲学几个基本问题研究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8 袁玉立;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视点[J];学术界;2005年05期
9 詹姆斯·哈里斯,彭诚信;现代西方法理学的基本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10 于立深;程序的多重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童中贤;杨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刘勇;旧住宅区更新改造中居民意愿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张艳梅;医疗保健公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邱飞;侦查程序中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个源与流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杨庆东;自由意志的追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剑;反垄断法立法价值的冲突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林奇富;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颖;我国弱势群体权利的司法救济[D];吉林大学;2004年
2 霍宏霞;论受教育权[D];吉林大学;2004年
3 朱凤义;社会弱势群体权利及其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4 刘思萱;反收购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石旭斋;论农民经济权益法律调整的社会公正及其实现[D];安徽大学;2003年
6 秦艳;教学程序伦理原则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雪梅;论行政法中的平等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颖秀;;《劳动合同法》视域下教师聘任制的劳动关系审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李;;中国工会要更有战斗力[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3期
3 徐伟;朱伯玉;;《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权益问题[J];求索;2011年02期
4 谢玉华;郭永星;张媚;;工资集体协商:困境与对策[J];湖湘论坛;2011年02期
5 谢良敏;吕静;;论劳动法的立法原则[J];现代法学;1990年03期
6 徐小洪;工会理论的四大创新[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7 洪安琪;;是“劳动关系”,还是“劳资关系”?[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廖前进;公平之要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实现——再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若干论述[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9期
9 本刊编辑部;认清形势 履行职责——积极参与劳动关系协调工作[J];兵团工运;2002年11期
10 黄金泉;;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初探[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2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6 马子富;;协调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5年年会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陈诗达;;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有五大任务[N];安徽经济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重视做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工作[N];安徽经济报;2005年
3 记者 张小梅;劳动关系和谐是稳定基础[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记者 王巍;我省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N];河北日报;2005年
5 孙红艳;浅谈改革进程中职工劳动关系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N];衡水日报;2005年
6 乔云;建立和谐劳动关系[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7 记者 王静;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启动[N];石家庄日报;2005年
8 李创鑫 作者单位 汕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及建议[N];汕头日报;2005年
9 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唐延芹 ;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源[N];天津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许成宽;我省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N];安徽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2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东杰;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詹婧;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6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健;教师聘任制与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永健;教师聘任制与教师队伍建设[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石磊;四川石油管理局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花蓓;上海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润泽;推行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杨娜;《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件下济南市劳务派遣市场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陈永;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立;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平;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法》视域下教师聘任制的劳动关系审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7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