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美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25 20:01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以国家立法为基础,以三方协调法律机制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功能与权力相制衡、比较稳定的三位一体劳动关系管理的博弈机制,其对美国以往矛盾突出的劳动关系向三方协调缓和的劳动关系的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为通过法制建设来解决我国劳动关系管理中政府的干预过度、劳动者的地位弱势、雇主的资本强大等三方法律机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启示。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 美国法 劳动法
【基金】: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研究”(12XGG15) 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研究”(2013M541128)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D971.2;D922.5
【正文快照】: 我国于2001年8月正式成立国家级的三方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自此经历了一个人们从陌生到熟悉、从认识一般到高度重视、从点到面再到全面铺开的过程。①近年来,我国三方协调法律机制在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普遍建立,有的地方还延伸到县、乡镇和村等。这一机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文波;李金龙;谢玉华;;发达国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政府角色比较及启示[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2 北京市总工会劳动关系代表团;王丽明;;关于美国工会及集体谈判工作的考察与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胡维鼎;;美国工会怎样维权[J];工友;2006年05期

4 易培强;论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劳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5 王翠绒;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化与劳动力市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6 郭慧敏;张艳香;;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分析——探讨权利的优化配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汪洋;;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现状、问题及改革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44期

8 石美遐;美国劳动关系立法及机构职能[J];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02期

9 问清泓;;美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之三方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2009年11期

10 朱海龙;王朝;谭文翰;;理念、问题与路径——新中国社会保险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2 黄亚英;;构建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若干问题初探[J];比较法研究;2012年02期

3 杨樝;;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完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荣艳;;西方各国工会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角色及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肖平容;;工会集体谈判权缺位的制度障碍与策略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8 伍中信;徐莉萍;;基于企业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9 赵树杰;;我国劳动法实施的宏观视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许玉华;拖欠民工工资的原因及法律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_gf ;李若山;;法务会计:法庭上的专家证言——从人寿保险被起诉谈起[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曾尔恕;;美国宪法中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3 蒋岩波;;美国反垄断法律文化的形成与反托拉斯立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4 余甬帆;;美国“黄狗”合同的历史探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刘强;利益冲突视野下我国企业年金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夏芸芸;我国企业劳资收入分配正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9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学军;罢工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文婷;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列青;国外工会经费和财产问题初探[J];工会博览;2001年11期

2 黄爱华,郑柏礼;美、日、中工会与劳资谈判机制对比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易培强;知识价值论探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4 张有全;日本劳动法的特点及借鉴[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5 郑永权,高书生;劳动价值论研讨会观点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5年09期

6 卫兴华;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0年12期

7 晓东;年薪制、股票期权的实践及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年05期

8 华迎放;日本的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劳动;2002年03期

9 欧阳琼;;美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J];中国劳动;2006年06期

10 满达人;日本劳动法的形成、特点及其作用[J];日本学刊;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科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N];光明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峰;;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法律机制初探[J];理论学刊;2006年05期

2 张宇润;;中国农村金融创新法律机制之纲[J];理论建设;2013年01期

3 张亚鹏;;试论我国虚假广告治理的法律机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6期

4 何继龙;保护期货客户权益的法律机制引论[J];现代法学;1994年04期

5 王晓红;重构与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法律机制[J];新长征;2002年05期

6 黄泽林;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机制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2期

7 张文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上)[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许长青;;大学与产业科研合作的创新法律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9 李恒;;产学研联合创新法律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4期

10 舒晓;陈奎余;;防范及治理身份盗用的法律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钢建;;完善法律机制,为粤港澳紧密合作区服务[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大洪;田开友;;反贫困:法经济学分析与法律机制的建构[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冷朝阳;霍尚涛;张树兴;;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若干问题探讨[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4 蔡守秋;;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建立健全防治环境风险的法律机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5 曹霞;;国外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管窥[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颖磊;蔡瑛;;宁波港海运HNS污染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向文;;中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8 刘中梅;;大连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保障法律机制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9 许榛;张树兴;;三江源区生态补偿的法律机制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10 黄维贤;;老年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厅长 宋寒松;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离不开法律机制建设[N];检察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黄蔚邋实习生 邱乾理;国家重大项目《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法律机制》座谈会在筑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3 武汉大学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 蔡武进;文化治理需要健全法律机制[N];人民日报;2014年

4 何平;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机制[N];法制日报;2012年

5 记者 戚德刚;塞为体育赛事安全建立法律机制[N];光明日报;2013年

6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蔡守秋;针对“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健全防治环境风险的法律机制[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于安;竞争失灵与法律机制[N];中国财经报;2001年

8 南京大学法学院 杨辉忠;法律机制是控制腐败的有效途径[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山洪;维权,法律机制比组织机制更重要[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刘卉;软法之问:法治即硬法之治?[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睿;我国与中亚、俄罗斯石油合作法律机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2 周胜男;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楠;我国医疗体制中政府责任法律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张惠彬;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研究(2001-2010)[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佐洋;国际法律机制的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雪莲;个人所得税公平法律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索婷;我国信用担保法律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潘金;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沈雷;社区医疗废物控制的法律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刘勋;当代中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美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法律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83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7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