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
发布时间:2017-06-26 06:04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自《劳动法》施行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目前已经实现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平等协商,集体谈判等新型的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的状况从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由于存在劳资双方力量对比失衡,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了延长劳动时间,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条件恶劣,劳动安全事故频发,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大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公权介入调整劳动,以立法、行政、司法的方式实现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但是公权的介入并不是没有限度的,而是应该以劳动基准法为基础,并应当坚持遵守公权介入的基本原则。 本文从公权介入调整劳动关系及其调整范围和限度的角度入手,首先介绍了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分析了作为公权介入劳动关系基础的劳动基准法的基本内容,劳动基准法设立的必要性以及劳动基准法实施的公权保障;然后介绍了作为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四种方式:劳动立法、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诉讼,这几种形式是法定的公权介入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同时也是对公共权力的限制,即公权只能通过法定的方式介入劳动关系;最后是对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限度的分析,包括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法理基础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劳动关系 公权控制 劳动基准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12
- 一、问题的提出6-8
- 二、研究的现状8-10
- 三、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10-11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11-12
- 第一章 劳动关系相关理论12-17
- 一、劳动关系概念界定12-13
-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分析13-14
- (一) 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13
- (二) 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特征13-14
- (三) 劳动关系具有国家强制干预的特征14
- 三、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14-17
- (一) 西方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14-16
- (二) 中国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16-17
- 第二章 劳动基准法——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17-24
- 一、劳动基准的基本内容17-21
- (一) 劳动基准的含义及特征17-18
- (二) 劳动基准的主要内容18-21
- 二、劳动基准法设立的必要性21-23
- (一) 在劳动关系中劳资双方力量不平衡21-22
- (二) 劳资矛盾突出,劳动者最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22-23
- 三、劳动基准法实施的国家公权保障23-24
- 第三章 劳动关系调整中公权介入的方式24-32
- 一、劳动立法——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的首要保障24-27
- 二、劳动监察——加大劳动执法力度的必然选择27-29
- 三、劳动仲裁——化解劳资矛盾的有效途径29-30
- 四、劳动诉讼——司法处理劳资纠纷的公正渠道30-32
- 第四章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限度分析32-36
- 一、公权介入劳动关系的法理基础32-34
- (一)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以宪法授权为基础32-33
- (二) 公权介入劳动关系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目的33-34
- 二、公权适度干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4-36
- (一) 依法干预原则34-35
- (二) 尊重劳动关系的契约原则35-36
- (三) 被动干预原则36
- 结语36-38
- 参考文献38-41
- 后记4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亚男;政府主导下的劳动就业制度公正论[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越;我国妇女体面劳动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2 晏筠;我国劳动者权利双重救济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费小梅;集体裁员中政府介入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郑玉玲;灵活就业群体之劳动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菲;完善我国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关系调整中的公权介入及其限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48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