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1:25

  本文关键词: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较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有很大改进,成为《劳动合同法》的亮点之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劳动合同法》实施四年以来,用人单位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手段层出不穷,“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并未根本解决。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采用系统分析、历史分析、归纳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进行全面阐述,分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成因,对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争议较大的订立、解除制度进行解读及缺陷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建议措施。 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定位。包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内涵、特征及界定、立法理念和目标价值。第二部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待解决的问题及实施现状分析。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虚化、劳动合同短期化严重和劳动合同短期化对宏观经济的制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设法规避、劳动者放弃签订、稳定的劳动关系尚未形成,形成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企业的顾虑、不同劳动者对职业稳定的需求不同、社会保险基金统筹目标尚未实现和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不明确。第三部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解读及立法缺陷。针对争议较大的订立和解除制度,分别进行解读及立法缺陷的分析,为完善措施的提出打下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思考,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创新部分。通过对前三个部分的阐述分析,提出以下完善措施,确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重点适用对象、明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制度、明确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和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关键词】: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劳动法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2
  • 第一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定位12-20
  • 1.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内涵、特征和界定12-15
  • 1.1.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内涵12-13
  • 1.1.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13-14
  • 1.1.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界定14-15
  • 1.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立法理念的转变15-18
  • 1.2.1 在《劳动法》中体现了平等自由的理念15-16
  • 1.2.2 在《劳动合同法》中体现了社会法的理念16-18
  • 1.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目标价值18-20
  • 1.3.1 满足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感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18-19
  • 1.3.2 提高用人单位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19
  • 1.3.3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19-20
  • 第二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待解决的问题及实施现状分析20-31
  • 2.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待解决的问题20-23
  • 2.1.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虚化20-21
  • 2.1.2 劳动合同短期化严重21-22
  • 2.1.3 劳动合同短期化对宏观经济的制约22-23
  • 2.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施现状23-27
  • 2.2.1 企业设法规避24-26
  • 2.2.2 劳动者放弃签订26
  • 2.2.3 稳定的劳动关系尚未形成26-27
  • 2.3 成因分析27-31
  • 2.3.1 企业的顾虑27-28
  • 2.3.2 不同类型的劳动者对职业稳定的需求不同28-29
  • 2.3.3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不明确29-30
  • 2.3.4 社会保险基金统筹目标尚未实现30-31
  • 第三章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解读及立法缺陷31-38
  • 3.1 订立制度的解读及立法缺陷31-35
  • 3.1.1 订立制度的解读31-33
  • 3.1.2 订立制度的立法缺陷33-35
  • 3.2 解除制度的解读及立法缺陷35-38
  • 3.2.1 解除制度的解读35-36
  • 3.2.2 解除制度的立法缺陷36-38
  • 第四章 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思考38-48
  • 4.1 确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重点适用对象38-40
  • 4.1.1 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为重点适用对象39
  • 4.1.2 高层管理人员并非重点适用对象39-40
  • 4.2 明确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条件40-43
  • 4.2.1 对“连续”作补充解释40-41
  • 4.2.2 缩短“工作满十年”的期限规定41
  • 4.2.3 关于“续订劳动合同”的解释及修改建议41-42
  • 4.2.4 对强制订立情形下的合同内容作限制性规定42-43
  • 4.3 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制度43-45
  • 4.3.1 放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43-44
  • 4.3.2 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程序44-45
  • 4.4 明确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45-46
  • 4.5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奕;;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制度为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韩桂君;沈大力;;《社会保险法》制度创新及其完善研究[J];财经政法资讯;2011年04期

3 常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4 钱叶芳;;个人解雇保护立法实践的国际比较:回应与建设[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5 蔡健晖;;解雇自由抑或解雇保护——试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制度困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7 董保华;;论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8 郑爱青;法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启示[J];法学杂志;2002年05期

9 石茂生,李志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的利益平衡[J];法学杂志;2005年03期

10 姜颖;;劳动合同期限的立法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韵晓;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效果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军芳;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彭根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周利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李彦;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唐霞;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立法完善[D];南昌大学;2011年

7 吴丽;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戴海军;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0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