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几个问题——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

发布时间:2017-07-04 22:06

  本文关键词: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几个问题——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者权益 集体谈判 企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劳动关系 无固定期限 理论与实践结合 工作报告


【摘要】:正记者:我国的新劳动合同法施行已有一年余,而学界理论界对此法相关内容存在一些争议。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谈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社会劳动合同意识普遍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上升,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但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想请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对所涉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者权益 集体谈判 企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劳动关系 无固定期限 理论与实践结合 工作报告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记者:我国的新劳动合同法施行已有一年余,而学界理论界对此法相关内容存在一些争议。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谈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社会劳动合同意识普遍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上升,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3%。但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山;;《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8年12期

2 刘蜀山;;劳动合同:职工的护身符[J];公民导刊;2006年05期

3 林骥佳;;第三方看《劳动合同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07期

4 王霁虹;石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J];施工企业管理;2007年12期

5 ;一月天下事[J];青年科学;2008年04期

6 刘红;;浅议《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工会及其作为[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刘春彦;;六点创新将重写职场规则——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J];成才与就业;2007年18期

8 ;让劳动关系走向和谐[J];红旗文稿;2008年11期

9 金志峰;;试析《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行为的负面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5期

10 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8 程延园;;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10 周贤日;杨明媚;;劳动债权与担保债权的冲突与法律协调[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晨雨;劳动合同法应成为劳动者的法宝[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余晓洁;实施劳动合同法 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N];人民日报;2011年

3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尹钟博;贯彻《劳动合同法》 保护劳动者权益[N];盘锦日报;2007年

4 施琛耀;最看重的是“执行了什么规定”[N];江苏法制报;2007年

5 林琳;8天后劳动者将享有的权利[N];工人日报;2007年

6 杨玛菲;《劳动合同法》给劳动关系带来的变化[N];工人日报;2008年

7 毕舸;别让“大规模裁减老员工”成为现实[N];工人日报;2007年

8 池墨;员工缘何拒签劳动合同[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张迁;劳动者从使用到保护之坎[N];延安日报;2007年

10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丁宇翔;如何建立和谐融洽的劳动用工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蔡岚;劳动合同法利益平衡功能的定位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9 王道玉;《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评估探讨[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19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19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