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实劳动关系及其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17-07-08 14:11
本文关键词:论事实劳动关系及其法律保护
【摘要】: 《劳动法》走进我们的生活己经十多年,劳动合同观念和维权意识渐入人心。但是,事实劳动关系中诸多问题的大量出现,说明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制度架构存在着先天不足。目前,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仍未被完全确立,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严重危及劳动关系的稳定,影响了企业改制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定位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事实劳动关系具备了劳动关系的实质要件,符合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当前,将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和迫切的现实需要。 本文从事实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归纳其范围和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事实劳动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与联系。接着通过考查理论界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处理态度,归纳出对我国当前劳动立法有较大影响的三种理论观点,分别是“无效论”、“模式转化论”和“全面保护论”。本文重点对这三种观点从理论和实证诸多角度进行评析,指出“无效论”和“模式转化论”的弊病,论证“全面保护论”的合理性。从劳动关系国际化的角度,针对事实劳动关系这一问题,介绍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最后沿着“全面保护论”的思路,根据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的具体情况,提出明确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放宽劳动合同形式要求、缩小无效劳动合同范围、确认及规范双重劳动关系等建议措施。
【关键词】: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 事实契约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22.5
【目录】:
- 论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导言8-9
- 第一章 事实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9-19
- 第一节 事实劳动关系的由来9-10
- 第二节 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10-12
- 第三节 事实劳动关系的范围12-16
- 一、自始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12-13
- 二、未续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13-14
- 三、因履行无效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14-15
- 四、因双重劳动关系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15-16
- 第四节 事实劳动关系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6-19
- 一、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16-17
- 二、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17-19
- 第二章 理论界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争鸣19-30
- 第一节 “无效论”及其对立法影响19-22
- 一、“无效论”的概述19-20
- 二、“无效论”对我国立法的影响20-22
- 第二节 “模式转化论”及其对立法影响22-24
- 一、“模式转化论”的概述22
- 二、“模式转化论”对我国立法的影响22-24
- 第三节 “全面保护论”及其对立法的影响24-30
- 一、“全面保护论”的概述24-25
- 二、“全面保护论”对我国立法的影响25-30
- 第三章 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思考30-43
- 第一节 “无效论”的弊病30-32
- 一、一元法律调整的思维模式30-31
- 二、背离了劳动法的立法宗旨31-32
- 第二节 “模式转化论”的弊病32-35
- 一、理论上,,忽视了两种模式的联系32-33
- 二、实践上,缩小了劳动法的保护范围33-34
- 三、发展上,不利于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34-35
- 第三节 “全面保护论”的合理性35-43
- 一、从社会法的角度论证其合理性35-37
- 二、从“事实契约关系”的角度论证其合理性37-38
- 三、从“关系性契约”的角度论证其合理性38-40
- 四、无效合同制度在劳动法领域的困境40-43
- 第四章 海外对事实劳动关系立法比较43-48
- 第一节 劳动合同形式的立法态度43-44
- 第二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对劳动合同履行规则的规定44-48
- 一、美国的规定44-45
- 二、法国的规定45-46
- 三、瑞典的规定46
- 四、台湾地区的规定46-48
- 第五章 我国事实劳动关系法律保护的建议48-53
- 第一节 明确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地位48
- 第二节 承认口头劳动合同的效力48-50
- 第三节 对无效劳动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50-51
- 第四节 因双重劳动关系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51-53
- 参考文献53-5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6-57
- 后记57-5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冬水;;浅析事实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21期
本文编号:534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3488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