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法律解析
本文关键词: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法律解析
【摘要】:举证责任分配作为一项法律问题,直接关系到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前,我国关于该问题的立法不断完善,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论也更加科学。在举证责任分配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诉讼经济、保护弱者的原则,考虑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举证能力,依据形式分配标准和实质分配标准,切实提高劳动争议案件中举证责任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争议案件 举证责任 法律解析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举证责任是民事诉讼的“脊梁”,在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如何分配原被告方的举证责任,直接关系到案件审理的公正与公平、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对举证责任问题进行明确的规范,使得劳动争议案件只能依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建平;;浅谈举证责任倒置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叶自强;举证责任的确定性[J];法学研究;2001年03期
3 陈永生;论刑事诉讼中控方举证责任之例外[J];政法论坛;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协中;;中国行政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模式与规则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杨振国;;论举证责任倒置、转换与“举证责任转移”[J];沧桑;2009年04期
3 侯慧慧;;诉讼行为无效制度探讨[J];沧桑;2010年04期
4 雷雪梅,陈世伟;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疑点探微[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5 许峰,王泰宁;贪污罪赃款去向的举证责任——兼论我国法律应该确立被告人举证责任[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叶自强;;我国举证责任概念的模糊性问题[J];证据科学;2010年06期
7 余敏友,席晶;论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证据规则(下)[J];法学评论;2003年06期
8 李静;;对举证责任能否转换的再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9 林国强;;公诉案件中被告人的证明责任新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朱玉玲;;对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转移问题的思考[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焦盛荣;党惠娟;;环境刑法中相对严格责任的价值合理性与规范合理性探悉[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来波;钱春燕;;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曾冠棋;举证责任法理探讨与实证评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蔡先凤;核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赵俊甫;刑事推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李轩;反思与重构: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欢;论我国无罪推定原则[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国玲;论事实推定[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吴厚富;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适用与完善[D];兰州大学;2011年
4 王智慧;刑事被告人证明责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洪诚;刑事诉讼被告人证明责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申月;环境犯罪类型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淑君;专利侵权诉讼举证责任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彭磊;浅析网络购物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制度[D];南昌大学;2011年
9 雷玉明;论量刑事实的证明[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韩雪娇;论刑事推定[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宗利 ,牛琰;浅谈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J];中国劳动;2002年06期
2 徐智华;劳动争议处理几个疑难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03年03期
3 张卫平;;证明责任分配的基本法理[J];证据学论坛;2000年0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霞;;论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年00期
2 孙德强;;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分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周湖勇;;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分配新论[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04期
4 方建平;;浅谈举证责任倒置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叶小忠;;劳动争议案件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J];法制与经济;1996年04期
6 兰戈;;建立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制度的构想[J];福建法学;1998年04期
7 张秀梅;;企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何正确认识举证责任倒置?[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9年09期
8 宋岚;;谁主张,谁举证?[J];中国卫生人才;2011年06期
9 麻增伟;;谁承担加班工资的举证责任?[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04期
10 刘文杰;;关于住房公积金行政执法举证责任分配问题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艾芝;;对我国环境侵权诉讼中因果关系认定方法的思考——从现行法律规定谈起[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吴勇;;环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杨寄春;;“计量检定证书”——在举证责任倒置中的作用[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冰;甄宏;;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与赔偿中的问题与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5 郑显芳;;再论环境侵权行为的举证责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曲振涛;仲深;王春宇;;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地区比较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7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于伟;;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的相关问题[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陆敬波;;律师在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中的作用亟待增强[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思;劳动立法对金融人事合规操作的影响[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方力 黄宏 袁艳 通讯员 徐琼辉 陈露洁 (袁艳 整理) 朱海兵;“土律师”打官司的背后[N];浙江日报;2010年
3 张恩刚 李晓曦;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委托工会调解[N];青岛日报;2006年
4 吴杏萍 余浩;劳动争议案件明显增多[N];宜兴日报;2008年
5 张波 李建华;调解仲裁监察“三合一”[N];韶关日报;2008年
6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别让小争议酿成大事端[N];工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郭小平 通讯员 邓文瑶 朱建伟;劳动者应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N];新农村商报;2009年
8 孙吉学;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青岛日报;2005年
9 朱文奎;劳动争议案件缘何日趋上升[N];江苏经济报;2006年
10 于洋;劳动争议执行案件缘何升幅大[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强;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任科;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坤;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云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林蔚;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及重构[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李兴东;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9 陆学兵;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褚利民;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缺陷与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5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3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