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裁终局”制度的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对“一裁终局”制度的再思考
【摘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基本维持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作出了部分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又称终局裁决)的新规定,旨在使部分常见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仲裁阶段得以终结,避免案件久拖不决。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执行中,一裁终局制度依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对制度加以完善:扩大终局裁决案件的覆盖面;统一裁审之间对终局裁决的理解与适用;完善现有仲裁监督制度。
【作者单位】: 浙江省劳动仲裁院;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 一裁终局 仲裁程序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立法关于部分案件“一裁终局”制■度设计的必要性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自1987年恢复以来,即采用一裁二审、先裁后审的处理模式,1995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法》以立法的方式确立了我国“一调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但这一体制因程序重复、审理期限长,劳动争议无法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宁市举办2010年劳动争议仲裁员培训班[J];人事天地;2010年23期
2 李国君;;维权路上,我为你保驾护航——记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柳州市劳动争议仲裁院[J];人事天地;2011年01期
3 霍起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国劳动争议产生的影响[J];工会博览;2011年09期
4 贺玲;;彝族民间德古调解在劳动争议纠纷解决中的适用研究[J];民族学刊;2011年02期
5 陈廷元;刘曙光;;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一方稳定[J];中国就业;2005年02期
6 杨守业;辛磊;;工资补发不靠证言 支付凭据备查15年[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7期
7 庄言;;离退休人员重新就业后发生工伤、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J];老同志之友;2011年15期
8 刘小根;;营业执照转借他人 不良后果须自担责[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1年09期
9 ;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法律援助范围[J];农民文摘;2005年09期
10 盛启发;王锋;曲云彪;;工伤保险待遇能否继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汉友;;重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保障,为人民健康做贡献,一案例分析[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吕金朝;;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德玲;;浅析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7 马建军;;涉外劳动争议的法律适用以及司法管辖[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9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10 孙智俊;;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明邋牛新生;5月1日起劳动争议仲裁依法不再收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黄继妍;劳动争议仲裁完善便民措施[N];江西日报;2008年
3 王斗斗;部分案件施行“一裁终局”[N];商务时报;2008年
4 记者 刘静;劳动争议仲裁5月起全免费[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5 唐荣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如何理解“一裁终局”案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6 袁锋;劳动争议仲裁未见明显增多[N];海南日报;2008年
7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冉崇高 代贞奎;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与劳动争议诉讼竞合时的处理[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湖南农业大学 邱艳阳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陈荣鑫;从本案看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效力[N];人民法院报;2009年
9 见习记者 吴晓杰;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N];检察日报;2008年
10 赵杰;劳仲法草案三审争议“一裁终局”[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适思;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制度衔接的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苏源;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制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邹颖;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邹颖;浅析沈阳市劳动争议仲裁中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颜浩;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调解[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宗永玲;评析劳动争议中的一裁终局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曼娜;我国劳动争议“一裁终局”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胡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9 岳增鹏;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缺陷与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顾晓明;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的区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91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39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