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试行劳动争议仲裁听证程序运作的初步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18 09:30

  本文关键词:试行劳动争议仲裁听证程序运作的初步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听证程序 仲裁员 对方当事人 证据交换 劳动争议仲裁 素材 初步筛选 仲裁程序 双方当事人 探析


【摘要】: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南漳县司法局
【关键词】听证程序 仲裁员 对方当事人 证据交换 劳动争议仲裁 素材 初步筛选 仲裁程序 双方当事人 探析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劳动争议听证的目的所谓劳动争议听证 ,是指在仲裁过程中的庭审之前 ,针对证据数量大、专业性强的复杂、疑难案件 ,由仲裁庭主持 ,在双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参与下 ,对本案的证据素材由提交方进行逐项说明、解释、阐述 ,由对方当事人予以询问 ,仲裁员全面听取并对证据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良宜;;英美合约法解释在国际仲裁案件中的应用[J];北京仲裁;2008年01期

2 陈忠谦;;仲裁员自由裁量权探析[J];仲裁研究;2009年03期

3 吕秋香;;论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梁东;;我国仲裁举证制度发展的初步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韩筱青;通过非诉讼程序解决专利纠纷(下)[J];发明与革新;1998年11期

6 韩筱青;美国通过非诉讼程序解决专利纠纷的情况介绍[J];知识产权;1998年05期

7 魏庆阳;2002年贸仲/海仲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对外贸易商务月刊;2002年10期

8 张富有;试析中小城市仲裁发展工作的思路和措施[J];仲裁研究;2004年01期

9 张圣翠;张心泉;;我国仲裁员独立性和公正性及其保障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9年07期

10 吕洋;;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合理期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宗振;;关于证据λ-合成的一个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张斌;;视频网络编辑系统——“世纪新网”的设计和实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3 甘应龙;谈湘兰;;证据才是事实[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4 司继伟;张庆林;;估算:来自心理学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徐晓展;;网络管理机制与网络安全[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6 李小波;;浅论计算机犯罪案件及其证据[A];第十七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电子政务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白学军;郭罡;;对人面再认两种模型的检验:来自发展研究的证据[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丁悌平;蒋少涌;田世洪;万德芳;白瑞梅;;白云鄂博矿区赋矿“白云质大理岩”成因的稳定同位素证据[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徐永毅;;浅谈证据在查处烟草违法案件中的作用[A];黑龙江省烟草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专刊[C];2004年

10 王千华;;论医疗仲裁特别规则的设计[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王红松;坚持专业性原则建立现代仲裁员制度[N];法制日报;2006年

2 记者 徐强;违规仲裁员被天津仲裁委除名[N];法制日报;2006年

3 仲宣邋记者 孙健;实行“一裁终局”避免“剑拔弩张”[N];大连日报;2008年

4 ;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N];法制日报;2001年

5 刘茂亮;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N];法制日报;2005年

6 吴学婵 江晓清;天津仲裁委员会制定仲裁员行为规范[N];天津日报;2004年

7 ;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守则[N];法制日报;2004年

8 王婧;内地新增21家仲裁机构拟聘台湾仲裁员[N];法制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红阳;陶景洲:公正是仲裁员的基本素质[N];中国贸易报;2001年

10 采写 王眉灵;秉公 慎言 谨行[N];成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李晓霖;论股东资格确认[D];吉林大学;2008年

4 胡伟良;两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袁忠民;我国仲裁机构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周仕东;科学哲学视野下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石现明;国际商事仲裁当事人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温建辉;率性犯罪罪过情感的证明[D];湘潭大学;2009年

9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李红枫;行政处罚证据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剑峰;刑事庭审质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程世刚;浅论行政诉讼证明标准[D];吉林大学;2006年

3 黄莹;美国反兴奋剂机制及其启示[D];湘潭大学;2007年

4 左红;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朱庆华;税务检查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远志;投资争端仲裁上诉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张平;时代呼唤中国的临时仲裁从幕后走上台前[D];北京大学;2005年

8 万艳红;浅论知识产权诉讼若干问题[D];湘潭大学;2005年

9 王含冰;论免证特权制度[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向琼芳;完善我国仲裁员的民事责任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7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57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