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劳动合同的效力研判——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草案中的口头形式变更书面合同
本文关键词:口头劳动合同的效力研判——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草案中的口头形式变更书面合同
更多相关文章: 口头合同 默示合同 可撤销合同 单方撤销 劳动争议
【摘要】: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已实际履行的口头劳动合同,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纳入可撤销合同的范畴,劳动者可以行使撤销权。在"口头合同"、"可撤销合同"、"单方撤销"这三种制度设计背后可以看到观念逻辑与现实逻辑的某种博弈。劳动合同立法应当警惕极端思维的干扰。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口头合同 默示合同 可撤销合同 单方撤销 劳动争议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已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合同,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新华,杜波;试论无效劳动合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王全兴;;试论劳动者“进出”劳动关系的宽严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有关条文剖析[J];中国劳动;2006年09期
3 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二题[J];法学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3 彭贵;论契约自由原则的新生——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黄载曦;李萍;;高新技术企业性质:一个基于关系契约视角的解释[J];财经科学;2006年04期
5 余立智;家族制企业的生成与变迁:一个契约观点[J];财经论丛;2005年04期
6 孔祥雨,邓文轶;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从事实契约说起[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7 杨代雄;乡土生活场域中的集体财产:从权力到权利[J];当代法学;2005年04期
8 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9 连建辉,赵林;“企业性质”重探——合作剩余创造和分配的市场性关系契约[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10 晁流;关系合同与市场违约行为——兼对关系合同的再思考[J];东南学术;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青萍;;从民事诚信到保险最大诚信原则的法律思考[A];2004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暨上海市保险学会成立20周年和《上海保险》创刊20周年纪念[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凤芹;农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4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沈雅琴;长期土地承租合约下农业产业化及其绩效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刘孝廷;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D];吉林大学;2004年
9 刘仁军;交易成本、社会资本与企业网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冷冰;论充分披露[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凌志;论我国劳动合同的法定解除[D];广西大学;2005年
2 刘袁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杨鹏慧;论合同法的形式理性[D];厦门大学;2001年
5 杨经福;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D];河海大学;2002年
6 欧阳榕;与社会审计质量相关的若干问题探讨[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7 常松;论船舶建造合同中试航阶段的法律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朱长江;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永生;个人寿险代理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10 郑永宽;意思表示错误对合同效力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全兴;社会法学的双重关注:社会与经济[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2 董保华;;锦上添花抑或雪中送炭——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基本定位[J];法商研究;2006年03期
3 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4 徐国栋;论市民法中的市民[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5 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56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6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