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8:01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民工 劳动权益 社会保险


【摘要】:农民工作为城乡二元体制的特殊产物,属于一种特殊的劳动者群体。他们来自于农村,有着农村户籍,但却生活在城市;他们从事着非农生产,却不完全是城市人口,其劳动关系异常特殊。正是因为其特殊的群体性质,就业存在着异于普通城市职工的特质。目前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劳动权益保障项目相对缺失,没能从真正意义上全面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针对农民工就业群体的特殊性,深挖其权益保障项目缺失的原因,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文章选题的目的、意义,问题的提出和相关背景,整理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于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文献综述;第二章对于农民工范围进行了界定,列举其独特的性质及其务工的主要特点,并深入分析农民工现象产生的原因,为此后的论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社会学知识,深入逐项分析了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动机,并从正负两方面挖掘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社会效应;第四章从社会保险、劳动权益、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四个方面阐述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项目及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此后从六个方面挖掘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第五章从国外、国内两方面分项介绍了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完善的相关制度借鉴;第六章对于以上几章得出的结论进行整合,提出关于完善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最后,综合全篇,得出一定结论,结束全文。农民工群体的数量庞大,已经达到我国总人口的20%,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若不能得到解决,对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始终是一种威胁,我们必须对于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障最基层劳动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 劳动权益 社会保险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24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引言9-14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一、研究目的9
  • 二、研究意义9-10
  • 第二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背景10-11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选题背景10-11
  •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综述11-12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4
  • 一、研究思路12-13
  • 二、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农民工的含义、特点及其产生原因14-21
  • 第一节 农民工的含义及性质14
  • 第二节 农民务工的主要特点14-19
  • 一、农民工自身的特点14-17
  • 二、农民工工作情况主要特点17-19
  • 第三节 农民工现象的产生原因19-21
  • 一、自身思想层面19
  • 二、社会层面19-21
  • 第三章 农民工进城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及其正负效应21-26
  • 第一节 农民工进城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21-23
  • 一、生理需求21
  • 二、安全需求21-22
  • 三、社交需求22
  • 四、受尊重需求22
  • 五、自我实现需求22-23
  • 第二节 农民工进城的正负效应23-26
  • 一、农民工进城的的正效应23-24
  • 二、农民工进城的的负效应24-26
  • 第四章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项目、后果及其原因26-39
  • 第一节 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项目26-35
  • 一、社会保险方面26-31
  • 二、劳动保障权益方面31-33
  • 三、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突出33
  • 四、社会救助措施不完善33-35
  • 第二节 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缺失产生的后果及其原因35-39
  • 一、劳动权益保障缺失产生的后果35-36
  •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36-39
  • 第五章 国内外相关制度借鉴39-43
  • 第一节 国外相关制度借鉴39-41
  • 一、户籍制度方面39
  • 二、教育制度39
  • 三、工资待遇39-40
  • 四、养老保险40
  • 五、住房政策40-41
  • 第二节 国内相关制度借鉴41-43
  • 一、工伤保险41-42
  • 二、生育保险42
  • 三、居住政策42-43
  • 第六章 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项目的对策43-50
  • 第一节 户籍制度方面43
  • 第二节 社会层面43-44
  • 一、加强宣传,树立农民工“新市民”的理念43-44
  • 二、倾斜政策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44
  • 第三节 政府方面44-46
  • 一、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管理系统44-45
  • 二、完善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制度45-46
  • 三、加大《新老年权益保障法》的落实力度46
  • 第四节 社会保险方面46-48
  • 一、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险地区统筹制度46-47
  • 二、将农民工纳入大病医疗保险保障范围之中47
  • 三、健全生育保险制度及女性“四期”劳动保护制度47
  • 四、建立符合农民工特殊性质的失业保险47-48
  • 第五节 教育方面48-49
  • 一、切实完善农民工知识及技能培训48
  • 二、动用社会力量,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安全48-49
  • 第六节 关注留守儿童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晔绯;;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2年05期

2 杨立雄;“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3 任丽新;;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困境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4 林瑜胜;;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再思考[J];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 朱俊生;[N];中国保险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禹铭铮;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88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88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