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09:34

  本文关键词:关于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关系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 勤工助学 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


【摘要】: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模糊,用工性质界定不明,工资偏低、工作时间过长、无相关保险及福利等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司法实践不可避免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劳动关系不平等现象的分析,结合对《劳动法》的解析以及勤工助学性质特点的分析,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提出建议,即完善我国劳动法相关法律体系,确立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合法劳动者主体资格,学校作为对大学生的直接管理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加大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的帮助,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 勤工助学 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
【分类号】:G645.5;D922.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勤工助学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然而由于其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体系中,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缺少明确、有效的法律保护。在现实中,勤工助学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为不稳定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维权的困境。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倩;;非全日制用工规定的缺陷及其完善——以麦当劳低薪事件为例[J];法学;2007年07期

2 岑益郎;王建军;王国梁;;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年04期

3 侯玲玲;王全兴;;劳动法上劳动者概念之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源;;我国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王全兴;黄昆;;劳动合同法律适用的若干规则[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3 许建宇;;“用工”法律问题初探[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4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性质辨析——兼评我国企业劳动规章法律制度[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5 王天玉;;就业权:理论、制度与类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侯殿收;;理性分析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利与弊[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菁菁;;浅谈劳动争议[J];才智;2009年08期

8 刘松珍;;论劳动合同变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向帮勇;;论地方高校学生校内勤工助学管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10 傅琳琳;袁洁;凌金玉;张春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利弊分析调查报告——基于南京市部分见习基地管理人员、见习生的访谈结果[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吕金朝;;论未续签合同劳动关系的性质及法律责任[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秀敏;;《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国华;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凌竹;退休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潘莉芳;不对等条件下的劳动合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鲍云松;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翟旭丹;演员自雇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凌湛;事实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王芳;船舶优先权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庞红新;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的法律保障[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美珠;;高校图书馆在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作用与地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易锦言,白先柱;加强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的几点设想[J];广西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3 王莉;浅议新时期高校的勤工助学实践活动[J];理论界;2005年09期

4 张陟遥;高校勤工助学的价值理念:以育人为本[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竹文君;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J];学海;2001年06期

6 马贤永;;论新时期高校勤工助学工作[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陈月文;当前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殿鹏;;浅谈《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J];劳动世界;2001年10期

2 谢良敏;要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劳动关系[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上海建立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J];工会博览;2002年10期

4 聂党生;企业劳动关系要建立三方协调机制[J];工会博览;2002年22期

5 于冠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关系本质特征与调整机制[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童兆颖;;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关系格局新特点[J];工友;2002年05期

7 石美遐;;我国“入世”后的劳动关系走向[J];内部文稿;2002年10期

8 肖振邦;;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J];内部文稿;2002年10期

9 罗家旭;对《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的几点看法[J];中国劳动;2003年12期

10 张剑;此案的劳动关系是否具有连续性[J];中国劳动;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淼;;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变迁[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李晓园;杨颖;;以科学发展观构建新型的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陈诗达;;劳动关系总体稳定发展是主旋律[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劳资博弈走向和谐是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寇明婷;李录堂;;农村劳动关系初探[A];社会科学界第二届陕西省2008学术年会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专题论文集[C];2008年

10 郭军;李雪艳;;市场劳动关系演变机理[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顺;均衡劳动关系的实现途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福生 通讯员 陈静;地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葛筠 储北平 韩冬明;潜山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N];安庆日报;2007年

4 王亚南;以劳动关系和谐促企业经济发展[N];安阳日报;2007年

5 张亚男 马泾洋;开发区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司志通 孙文平 李晓君 记者 建勇;我市举行省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授牌仪式[N];承德日报;2007年

7 李蕾;上海首次发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记者 杨海军 通讯员 骆天荣 韩金岭;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交流会召开[N];昌吉日报;2007年

9 寿爱华;浅谈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张彦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黑启明;政府规制的劳动关系理论与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何圣;上海劳动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徐景一;和谐社会视域下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雪;双重劳动关系法律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赵莹;论隐蔽劳动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欧阳杰;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李洪丽;转型期我国政府的劳动关系干预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符以昕;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探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王颖;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唐宏伟;国有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郑丽娜;双重劳动关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瑞莉;论非典型劳动关系[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陈刚;河南省通信公司劳动关系改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88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588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