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

发布时间:2017-08-02 21:35

  本文关键词: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 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摘要】:基于企业的本质和劳动关系的外部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具有多维性,其基本框架一般由政府干预、单个劳动关系协调、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等构成。其中,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介于政府干预与单个劳动关系协调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政府干预与单个劳动关系协调既直接互动,又通过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而间接互动。我国现行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整体上是"强资本与弱劳动+强政府与弱社会"的残缺结构,并且各个组成部分都存在不足。为此,应当加强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并优化政府干预和单个劳动关系协调,从而在整体上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强资本与弱劳动+有限政府与强社会"的结构。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福建警察学院;
【关键词】劳动法 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ASH009)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我国在遭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前后,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的重点由单个劳动关系协调转向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在此之前,劳动合同制度自始于1986年的市场化劳动制度改革以来一直是协调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出台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京福;朱瑞雪;;人性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小华;;构建和谐社会之弱势群体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忠锐,刘德弟;农业科研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理论的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4年01期

3 夏冠军;技术创新与我国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4 包迪鸿,盛乐;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与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5 刘定国,王德忠;降低交易费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驱动力[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6 张贵先;胡宝娣;;城乡差距、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1期

7 陆静;金融混业的动因及模式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4期

8 刘华军;;现代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框架:分工—制度—品牌模型[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9 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年08期

10 吴易风;经济增长理论:从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增长模型[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典林;;媒体主流叙事的边缘解读及其社会逻辑——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刘澄;;双重冲突中基层政府的困境与出路[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吴永健;;乡村新合作医疗改革如何走出困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玉海;;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金沙能源系统开发的科学发展观初探[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黄晓玲;发展中国家外贸、外资与工业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3 皮立波;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杨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胡金波;21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6 王大超;转型期中国城乡反贫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8 刘普照;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立栋;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经济形态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张洁;旅游饭店人力资本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佳刚;我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4 王宏新;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探析及我国政策选择[D];湘潭大学;2001年

5 陈书鹏;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李雪峰;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何恒远;技术与制度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8 董海宁;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现状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全胜;;“特别法”与“一般法”之关系及适用问题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王全兴;社会法学的双重关注:社会与经济[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3 苏苗罕,姚宏敏,郑磊;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J];法学;2001年05期

4 许建宇;;“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适用[J];法学;2006年05期

5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6 鞠芳辉,谢子远,宝贡敏;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选择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7 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8 赵祖平;WTO时代的政府与劳动关系[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9 戴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朱文忠;;国外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良好表现与借鉴[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婷;刘建明;;我国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探析——兼谈几类非标准劳动形式的制度安排[J];职业;2011年20期

2 李洁;;大学生打工的劳动法保护问题[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年07期

3 于志刚;;法律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努力方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4 殷洁;崔世春;;《劳动法》工时基准条款适用于个体经济组织雇工之难点[J];上海建设论苑;1995年01期

5 蔡金梁;;非标准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的适用[J];人力资源;2011年08期

6 曹燕;;劳动法中工资概念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家;2011年04期

7 陈廷元;刘曙光;;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一方稳定[J];中国就业;2005年02期

8 孙婕;尹敬静;;大学生实习期间受伤不适用工伤认定[J];工会博览;2011年07期

9 常淑兰;;浅谈企业何时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10 陆佳亮;;“劳动关系的管治与自治之二——非标准劳动关系”研讨会简讯[J];探索与争鸣;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2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谢忠东;;试论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邓飞;《工资条例》年内出台可能性不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刘爱君 焦艳;劳动法有10大缺陷 修订刻不容缓[N];经理日报;2004年

3 阮昕;劳动法知识电视大赛闭幕[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宏宸;劳资关系变化促改新法[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给劳动者更多保护[N];检察日报;2005年

6 浙江省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委员会委员 俞肃平;劳动法不调整雇主与保姆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明慧;劳动法要适应劳动关系新变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爱君 本报实习生 焦艳;专家学者悉数劳动法十大缺陷[N];法制日报;2004年

9 侯廷卫 北京市昌平区人社局;档案关系不等同于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10 王娇萍;劳动法施行十年带来什么[N];工人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翼飞;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张在范;俄罗斯劳动法利益平衡理念的实现机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3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金哲;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思;我国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4 朴勇杰;论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D];延边大学;2007年

5 毕振力;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高新峰;集体合同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蒋雪梅;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劳动关系和商业秘密保护[D];复旦大学;2008年

8 高冠秀;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9 蔡生龙;天津开发区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任科;劳动争议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1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11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