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五措并举打造劳动争议调处“绿色通道”
本文关键词:海宁市五措并举打造劳动争议调处“绿色通道”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关系 绿色通道 海宁市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 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 浙江省 数据显示
【摘要】:正浙江省海宁市劳动仲裁院自2005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通过健全网络、简化程序、流动仲裁、减收费用、加快审理等有力措施,着力打造劳动争议调处“绿色通道”,在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立案审理劳动争议304件,涉及职工1267人,
【关键词】: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关系 绿色通道 海宁市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 合法权益 社会主义 浙江省 数据显示
【分类号】:D922.591
【正文快照】: 浙江省海宁市劳动仲裁院自2005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通过健全网络、简化程序、流动仲裁、减收费用、加快审理等有力措施,着力打造劳动争议调处“绿色通道”,在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芳志 ,王昌硕;对进一步完善处理劳动争议立法的几点意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04期
2 刘东升,陈岚;深圳市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劳动;1987年07期
3 肖书铭 ,彭燕娥;注意掌握好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几个环节[J];中国劳动;1987年11期
4 阎向东;;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应遵循的几项原则[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5 马汉生;劳动争议案件撤诉初探[J];中国劳动;1989年08期
6 王淑杰;陈永元;;对我国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的几点看法[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7 孙卫华;也议劳动争议案件的撤诉——兼与马汉生同志商榷[J];中国劳动;1990年04期
8 王德伟;劳动争议案件撤诉中的两个具体问题[J];中国劳动;1990年09期
9 汪维宏;;关于修订《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几点意见[J];中国劳动;1991年02期
10 范战江;侯宝琴;;全国劳动争议部分数据统计简析[J];中国劳动;199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2 王中;陈曦;刘显中;侯继山;;我国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的反思与重整[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孙志祥;;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争议的特点和解决[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管唯;黄富银;汤涛;吴家声;汪建君;;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精神病鉴定156例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王杰;;关于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的法律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周国锡;冯向英;;试论取保侯审与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争议案件引发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胜题;范[菁;刘春泉;;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反诉吗?[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韩卫军;;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和立案要求[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凌雁;杭州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N];工人日报;2000年
2 ;企业转制应正确对待无固定期限合同职工[N];工人日报;2000年
3 葛昌鸿;乡镇工会要及时化解劳资矛盾[N];工人日报;2000年
4 江苏盐城 彭定巧 华建国;发生劳动争议 职工常处弱势地位[N];工人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张仲英;职工维权意识增强 劳动争议案件增加[N];经济日报;2000年
6 ;淮北市加大依法裁决力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鲁志峰;圈点2000’十大劳动争议案件[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王苹;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N];中国税务报;2001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关怀;维护职工诉讼权的法律保障[N];工人日报;2001年
10 李绿林;疑难案件增多 处理难度加大[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黎泳宇;深圳市劳动报酬争议问题与政府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刘亚妮;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杨裕贤;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梅;我国劳动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磊;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7 魏来;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反思与重构[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凌宇;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效率分析[D];湖南大学;2006年
9 付大鹏;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王启鹏;劳动争议处理与制度选择[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37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3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