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劳动合同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建构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合同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建构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拖欠工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现象极为严重,这与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显得格格不入。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加强劳动合同立法工作,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实需求。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政经系;
【关键词】: 劳动合同 农民工合法权益 工资支付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称为“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一方面,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成为顽疾;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工没有城市户口,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雅妮;郭威;;浅论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坚德慧,李宏斌;浅议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问题——《劳动法》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途径和完善措施[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蒋先福,彭中礼;农民工权利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4 刘咏梅;;农民工讨薪问题的博弈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12期
5 孙友然;;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文健;吴新亮;孙中艮;;推进SA8000认证对农民工维权机制的影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彭中礼;;农民权利:农民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3 罗爱华;;浅议务工移民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以移入地城市为视角[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叶明;;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的法制原因及其对策[J];经济法论坛;2005年00期
5 靳光宗;吴霜;;转型时期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基于经济和社会的角度[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6 卢华锋;任思奇;;完善我国农民工权利救济路径探微[J];理论与改革;2010年04期
7 张新萍;;实现农民工体育权利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思考——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杜莹;;略论农民工权利所受侵害及其维护[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桂玉红;;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之法律思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莹;刘遇春;;农民工权利的侵害及其维护[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靓;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和收入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周符波;中国城市化法律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启义,隋海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J];党政干部学刊;2002年07期
2 严海蓉;“素质”,“自我发展”和阶级的幽灵[J];读书;2001年03期
3 郝品石;户籍制度改革的另一种思路[J];读书;2003年02期
4 徐增阳,王洪江;弱者的权利: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J];调研世界;2003年02期
5 甘满堂;统筹城乡发展与城市农民工权益保障[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常凯;劳权本位:劳动法律体系构建的基点和核心——兼论劳动法律体系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吴亚平;;对农民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实现形式的探讨[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高金登,李林太;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吉龙华;试析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法律保障[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5期
10 陈红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政府职能转变[J];经济问题;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俊贤;;企业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调查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吴海燕;;用案例解读新劳动合同法[J];经营与管理;2008年11期
3 车辉;;《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争议中前行[J];中国报道;2008年11期
4 邹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高校深化改革的最好契机[J];高校后勤研究;2008年05期
5 ;国务院法制办就《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J];司法业务文选;2008年35期
6 本刊编辑部;;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 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执法检查组分赴六省检查[J];中国劳动保障;2008年11期
7 李新文;;新劳动法的八大变化[J];职工法律天地;2008年Z1期
8 宋建平;;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8年13期
9 曹康泰;;条例使《劳动合同法》更具可操作性[J];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Z2期
10 韩新胜;;立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全面执行《劳动合同法》[J];中国农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李向民;;《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调查——基于企业员工的角度[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3[C];2010年
3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6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8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9 赵武阳;唐跃军;苏勇;;二元劳工市场、解雇保护与劳动合同法[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钰;刘晓明;关保英;戴建平;张宪民;裘国梁;吴祖强;刘伟东;吴薇;朱永康;陆敬波;崔凯;姜国栋;罗欣;金苗林;张福祥;;劳动合同法与劳动行政管理关系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珊;市政协视察我市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情况[N];黑河日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通讯员吾斯曼江·买买提;阿图什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N];克孜勒苏报;2010年
4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静;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俊;我国劳动合同法之社会法属性论[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周海娟;《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海南大学;2010年
4 龙玉霏;劳动合同法视角下劳动关系稳定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杨杰;我国公务员法与劳动合同法并行制度比较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陈兵;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41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4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