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工时制是否要与劳动者协商
本文关键词:改变工时制是否要与劳动者协商
更多相关文章: 用人单位 工时制 综合计算 劳动合同 加班工资 工作制 劳动者 行政部门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年薪制
【摘要】:正案情简介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杨某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6天(周一至周六),每天8小时,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工资实行年薪制。劳动合同签订数月后,该企业申报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对该企业年薪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该企业未与杨某在劳动合同中进行协调变更。杨某工作1年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周六工作的加班工资。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键词】: 用人单位 工时制 综合计算 劳动合同 加班工资 工作制 劳动者 行政部门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年薪制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案情简介■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杨某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每周工作6天(周一至周六),每天8小时,不另外支付加班工资,工资实行年薪制。劳动合同签订数月后,该企业申报不定时工作制,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对该企业年薪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从两起综合工时案看企业如何败诉[J];创业者;2003年06期
2 ;关于加班工资纠纷审理的专项调研报告[J];法律适用;2009年10期
3 宜彤;;就业协议书不能当劳动合同[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11期
4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拖延订立劳动合同[J];农民科技培训;2007年03期
5 魏权;劳动纠纷案例及法解[J];农家顾问;2005年07期
6 ;中秋节、十一假期分为两类[J];工会博览;2010年10期
7 风信子;;签订劳动合同小心陷阱[J];农业知识;2002年21期
8 ;劳动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5期
9 鲁志峰;;年终奖,谁说了算?[J];职业;2005年12期
10 ;关于劳动合同的形式[J];中国劳动;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珍;;如何界定加班疑难问题探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姜俊禄;方弱弱;;加班制度的基本问题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燕 本报通讯员 胡高崇 范静;莫因求饭碗忽略了维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陶颖;北京用人单位明年不签合同付双倍工资[N];商务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颖辉;轮岗还是调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5 唐永娥;实行综合工时制就可以不发加班工资吗?[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赵文骅;加班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下)[N];人才市场报;2006年
7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的规定,对劳动者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赔偿责任?[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见习记者 卓文俊;为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撑腰[N];温州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高云;点评地方法规亮点 建言劳动合同立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10 李有军;聚焦劳动合同法草案三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廖媛媛;试论我国劳动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问题[D];四川大学;2007年
5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雪梅;劳动合同订立的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8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9 蒋晓红;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2005年
10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1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4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