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
本文关键词: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派遣 劳动关系 法律思考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员工 劳动力再生产 劳动管理 适用范围 劳动待遇
【摘要】:正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践中,已出现这样一种新现象:某派遣机构受某企业委托招聘员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员工派遣到企业工作,其劳动过程由企业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项待遇由企业提供给派遣机构,再由派遣机构支付给员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湖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派遣 劳动关系 法律思考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员工 劳动力再生产 劳动管理 适用范围 劳动待遇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践中,已出现这样一种新现象:某派遣机构受某企业委托招聘员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员工派遣到企业工作,其劳动过程由企业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项待遇由企业提供给派遣机构,再由派遣机构支付给员工,并为员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等项事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用工制度影响的几个重大问题[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2 张廷栓;;论企业人力资源租赁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3 马玲;;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体面从业[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4 董书秋;;浅谈我国劳务派遣业的法律规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5 徐冠巨;;传化集团:和谐劳动关系的民企样本[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6 朱国丰;;工伤后是否必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J];农民文摘;2011年07期
7 彭琰;;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充分保障就业[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8 张真颖;;用人法则(九) 如何确定劳动关系建立日[J];法律与生活;2011年13期
9 冯海芳;;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构[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10 ;创新工作载体 打造“好公民”团队[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晓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葛全佐;;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A];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典型文集[C];2007年
7 吕国珍;;论现代企业工会如何实现自身价值[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深入持久开展创建诚信单位活动 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9 张敏;;船员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探究[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茹希佳;劳动派遣,一个新鲜的话题[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浩远 何德功;多部重要法案能否通过成疑[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本版撰稿 张羽馨 戴丽娟 杨晓蓉;劳动派遣:期待立法“保驾护航”[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吴海鹰;劳动派遣不应是逃避责任的洼地[N];华夏时报;2006年
5 王红茹;全总痛批肯德基等外企用工“双重标准”[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杨彬全;鄂州烟草以“三化”标准管理聘用员工[N];经理日报;2007年
7 焦红艳邋陈虹伟;重庆百货涉嫌“转派遣”违法用工[N];法制日报;2007年
8 黎建飞;重视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维权问题[N];工人日报;2007年
9 李季先;银行大兴派遣制 当心后遗症[N];证券时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蕾;劳务派遣冲击波[N];解放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5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喜才;我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郭东杰;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郭志刚;无边界组织下雇佣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试论利益平衡理念下的劳动派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冯梅;劳动派遣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萌;劳动派遣雇主责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宋晓波;劳动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6 丁银;《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派遣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潘霞;论劳动派遣中的雇主义务与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威;劳动派遣及其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鑫;劳动派遣的法律思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汪敏敏;论中国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4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5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