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使用从属关系下非典型劳动者保护的多元化
本文关键词:论使用从属关系下非典型劳动者保护的多元化
【摘要】:"非典型劳动者"是否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围,需要对其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具体判断。以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和组织从属性构建"劳动者"判断体系,通过具体要素进行分析把握,将应该得到劳动法保护的非典型劳动者纳入保护体系之中,依据使用从属关系强弱给予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多元化保护。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非典型劳动 劳动关系 使用从属性
【基金】:2012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派遣和外包劳动者的法律保障研究”(编号:12FXB009)的资助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非典型劳动以及相关概念非典型劳动“非典型劳动”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在实践中发端于北美、欧洲发达国家以及日本。一般来说,相对于传统的雇用方式,非典型劳动的劳动时间、地点、方式等灵活多样,使用从属关系弱化或模糊,就业者身份不明确、就业状态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思江;王红亮;;基于政策制定的非正规就业的概念界定[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2 陈荣林;;“灵活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比较与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姚宇;;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4 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1期
5 杨燕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与灵活就业[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6 胡鞍钢;赵黎;;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姚裕群;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J];人口学刊;2005年03期
8 彭希哲,姚宇;厘清非正规就业概念,推动非正规就业发展[J];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9 李郁;非正规就业概念的界定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3期
10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琼;齐源;;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困局及破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2 辛洪波;;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现状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张秀兰;徐月宾;方黎明;;改革开放30年:在应急中建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孟丽君;;完善吉林省失地农民再就业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张舜;;促进河南省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政策建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6 屈小博;;城市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贡献——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7 何兴杰;喻永均;;城市失业青年就业能力与就业意愿的典型相关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秦波;孟青;;我国城市中的街头商贩:政策思辨与规划管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2期
9 于国;;我国城市流动商贩问题的历史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9年04期
10 王伟;;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发展非正规就业[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钦毅;刘宰;;浅析街道的非正式商业空间:成因及趋势——以广州市东圃大马路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双;中西部大城市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和谐嬗变[D];重庆大学;2010年
3 张顺;公民权利视角下的中国农民民生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晨峰;城市化,人力资本积累和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6 乔观民;大城市非正规就业行为空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姚宇;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丁煜;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反思与重构[D];厦门大学;2006年
9 张青;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然;欧盟灵活保障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政;非正规就业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金立乾;上海市非正规就业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倩;关于城镇“夫妻店”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小玲;非标准劳动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杜萍;法律视角下—我国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敏;产业集群升级背景下的非正规就业演进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谢小华;高校大学生非正规就业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公雯雯;社区青少年职业发展需求与职业培训政策应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文渊;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进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J];财经研究;2003年12期
2 宋丰景;国内失业问题研究最新进展[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3 郑烈;;大型国企员工转岗分流的障碍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6年06期
4 刘海泳,顾朝林;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J];地理科学;1999年06期
5 孙立平;关注“新失业群体”[J];发展;2004年01期
6 吕茵;;非正规就业中的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2期
8 张华初;非正规就业: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9 万向东;;农民工非正式就业的进入条件与效果[J];管理世界;2008年01期
10 张丽宾;“非正规就业”概念辨析与政策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琳;论“劳动者”主体界定之标准[J];法商研究;2005年03期
2 田思路;;电影摄像技师的劳动者性质——日本电影摄像技师案件评述[J];太平洋学报;2007年08期
3 李敏华;刘忠杰;;劳资利益博弈之理性——以劳动合同解除为例[J];社会科学家;2008年08期
4 翁宗荣;从市场经济看香港“九七”后的法制[J];中外法学;1996年01期
5 何燕珍;临时工与企业仅是劳务关系吗[J];人力资源;2005年10期
6 李庆东;;《教师法》中的“不低于或者高于”没有错[J];语文知识;1995年11期
7 王克先;;雇佣与承揽辨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王飞;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J];法律适用;1998年01期
9 马强;正确认定劳动合同的性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J];人权;2004年04期
10 刘海;孙莹;笑天;;“带车求职”是否形成劳动关系[J];劳动保障世界;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烨;;简论地籍测量的法律特征及其与产权产籍管理的从属关系[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田思路;;金融危机下就业者保护的多元化——“劳动者”概念与“劳动者性”之界定[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田文复;;雇用合同与劳动合同之比较[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陶向阳;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N];西部时报;2005年
2 路光仁;劳动争议仲裁与仲裁法仲裁的区别与法律适用[N];法制日报;2000年
3 深圳市委党校教授 刘娅;预防群体性事件需重构“诉求——承接”机制[N];北京日报;2010年
4 陶向阳;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N];民营经济报;2005年
5 安徽省宿松县人民法院 朱亚夫;公共维修资金档案归谁所有[N];中国档案报;2008年
6 实习记者林文捷;劳动合同法应完善个人劳动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旭;大学生兼职的法律关系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6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5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