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劳动合同之变更——兼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四
本文关键词:再论劳动合同之变更——兼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的司法解释四
【摘要】: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劳动合同履行中频繁出现的情况,《劳动合同法》强调变更的书面形式,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四则承认了口头变更的效力。从劳动合同的属性看,作为典型的不完全契约过分强调书面形式与社会实践有悖。但在承认口头形式的同时,要求一个月的履行期限,是否是在《劳动合同法》之外创设出了新的撤销权?本文从劳动合同的属性出发,探讨劳动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劳动合同变更 不完全契约理论 撤销权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无疑是我国劳动立法中的里程碑,其中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过程等作出了详尽的规定,而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则仅有一个条款。这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劳动合同的订立要比劳动合同的变更远为重要。但从一个劳动关系的存在周期看,劳动合同的订立一般仅一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年06期
2 杨瑞龙;聂辉华;;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3 李文涛;白彦;;劳动合同履行中的变更——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出的挑战[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敏;对国有企业建立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孙雪;;论管理型人力资本的激励[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黄益新;人力资本所有权实现问题——股票期权的度量与抵押涵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王雁杰;;管制开放与企业特殊性技能通用化——基于民航飞行员的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代晓茜;王朝全;;飞雁模型对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解释[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7 刘聪伟;张习鹏;;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8 尚利花;;浅析人力资本权益会计构建的必要性[J];北方经济;2007年20期
9 段洪俊;;企业:一种基于组织比较优势的双契约结构[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10 何雄浪;江传彬;;社会主义新分配方式探析: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新途;邓启明;;资产专用性、声誉与企业财务契约自我履行:一项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齐明亮;;企业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的新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阮加;;企业的本质:以最后责任人为核心的契约集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付秀彬;;组织,,制度与城市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9 王强;何自力;;替代、互补及互嵌: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新考察[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苏强;;论企业合约中的会计信息产权性质、功能及制度变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7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8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晓颖;企业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工资合约:一个不完全合约分析框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洪峰;基于权衡视角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业绩敏感度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丰恺;多元利益博弈下破产企业职工权益保障之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汤洋;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艳红;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芳兰;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罗旭虹;论大学决策权力运行[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文俊;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金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物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剩余分享的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聂辉华;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评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2 陈志俊;不完全契约理论前沿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0年12期
3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J];经济研究;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入股与未入股职工的待遇是否相同?[J];中国工运;1998年09期
2 ;医院临时工可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吗?[J];创业者;1999年12期
3 任雪红;“中止”非“终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11期
4 ;强扭的瓜儿怎能甜?[J];中国劳动;2001年05期
5 孙爱军;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2001年07期
6 钱炼;能否终止劳动合同[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年04期
7 ;未签劳动合同就能逃避法定义务吗?[J];中国劳动;2002年01期
8 郝鹏涛;劳动合同期满未终止的法律后果[J];新西部;2003年05期
9 ;未签劳动合同受工伤该咋办[J];社区;2003年16期
10 秦中忠,韩秀玲;工会要重视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J];中国工运;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标;王光荣;李晓义;张立党;;无期限劳动合同限制与劳资行为——来自实验的证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费信安;;正确把握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合理选择企业用工形式[A];上海烟草系统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陆敬波;刘丽珍;徐梦云;;违法解雇若干法律问题探讨[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朱卫红;;论作为劳动合同“法定终止要件”的退休年龄[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任泳慧;;论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意义及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N];新华日报;2003年
2 张书喜;芜湖近30万人“签约参保”[N];安徽日报;2007年
3 ;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的作用[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肖波 张平;元谋县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N];楚雄日报(汉);2006年
5 杨志峰 姚小华;西峰开展实施劳动合同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专项行动[N];陇东报;2006年
6 赵胜利;聘任书究竟算不算劳动合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7 马璐瑶;北京保险员签劳动合同[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赵翔;南昌:四分之一农民工未签劳动合同[N];工人日报;2008年
9 郑向鹏;建筑行业将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N];深圳特区报;2008年
10 吴赛勋;警惕六类劳动合同陷阱[N];中国矿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翁杰;基于雇佣关系稳定性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刘松珍;调职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颖慧;企业组织变动与工作权保障[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鹏炜;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何雪飞;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侯玲玲;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胤;论实际履行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马秋实;劳动合同解释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杨军;我国劳动合同违约金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洪秀丽;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罗贝妮;论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之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余琼琼;论劳动合同制度中的亲自履行原则[D];苏州大学;2010年
8 尤垒;论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D];苏州大学;2003年
9 付雷;关于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雷向春;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61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6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