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就业问题及其法律解决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化就业问题及其法律解决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化地区 就业矛盾 法律解决 城市居民 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体系 农村人口 社会保障 政府宏观调控 就业培训
【摘要】:从现在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需要将近三亿农民迁往城市居住和工作,因此城市就业问题成为城市化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就业中涉及到城市居民、新城市居民和准城市居民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立法和执法手段,启动城市和农村就业循环体系才能完成。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城市化地区 就业矛盾 法律解决 城市居民 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体系 农村人口 社会保障 政府宏观调控 就业培训
【分类号】:D922.5;F249.2
【正文快照】: 一、城市化带来的城乡人口就业矛盾的表现因城市化而进城就业的农村人口有两类:一类是因城市化而合法转为城市人口的农村人口,另一类是非城市化的弃地打工的农村人口。为了表述方便,相对于城市原有居民而言,笔者把经过城市化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称为“新城市居民”,把弃地打工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夏锦文,章仁俊;产业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理论述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继军;“泛珠三角”各省区经济差异性及海南的合作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辛念军,张培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J];教学与研究;2005年10期
5 钟国宝;吴广谋;;R&D的投入对GDP增长贡献的定量与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07年09期
6 倪锋;关于发展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杨茜;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状况的主成分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8期
8 李世东;闵庆文;陈应发;龙三群;;生态状况判断的理论基础及在中国的应用[J];生态环境;2006年04期
9 夏锦文,章仁俊;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度与经济增长之定量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10 刘军;农村人情消费的经济学思考[J];消费经济;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绍军;荀厚平;;水库移民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之探讨[A];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立生;中国城市RBD发展的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更和;中国中部农区农户经济活动区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霞;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6 胡德龙;经济转型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分析和基于江西的实证[D];南昌大学;2007年
7 黄水木;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与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树人;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阎兆万;论产业环保化及其实现机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亮;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蓉;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高慧;中国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霞;关于地区经济差距与国民经济增长变动规律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於南军;移民企业在夷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崔晓熳;秭归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一波;浙江传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8 李夕向;我国资本市场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志俊;人力资本、生育率与内生农业发展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霞;产业技术标准化战略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民;上海市中学毕业生就业培训的情况[J];社会科学;1984年06期
2 雨右;英国的“新青年训练计划”[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1期
3 郭吴新;美国的工业发展与城市化[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年04期
4 张永火,梁文潮;对国营工业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问题的探讨[J];浙江社会科学;1988年01期
5 杨兆昆;;在实践中探索劳动制度的改革[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03期
6 汪叔夜;美国联邦政府统计工作与方法漫谈(之八)——普查局与标准都市统计区[J];中国统计;1989年08期
7 周一星,史育龙;关于我国市镇人口的几个问题[J];人口与经济;1990年06期
8 孙南申;论保持社会稳定中劳动就业关系的法律调整[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9 康就升;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四层结构体系模式[J];求索;1990年04期
10 吴缚龙;城市发展中的分散化现象[J];城市问题;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其麟;;上海中心城土地利用结构研究[A];'94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Wan,A,Marian,Sains;刘丽娟;;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过早补充固体食物:马来西亚的一个例子[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3 吴重威;凌国石;谭复兴;;换乘与接驳[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地铁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4 汪松年;;水边环境建设和建设水环境[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袁雯;;高度城市化地区水网结构及价值评估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史玉雪;;创建生态保健住区营造城市新魅力[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毕春娟;陈振楼;许世远;;长江口潮滩植物根际重金属的分布与累积[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熊盛文;;六管齐下 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林坤;王志国;;新形势下江西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周干峙;;贯彻十六大精神 推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发春;5年实现垃圾处置无害化[N];解放日报;2000年
2 ;加入WTO初期就业矛盾可能加剧[N];江苏经济报;2001年
3 沈立人;城市科学的新开拓[N];科技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白天亮;增加就业要下大力气[N];人民日报;2001年
5 中组部党建调研组;国企减员与职工就业矛盾中的党建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洪崇恩;上海一批“水规划”呼之欲出[N];文汇报;2001年
7 李力;社区就业:扩大就业海阔天空[N];新华日报;2001年
8 白天亮;增加就业要下大力气[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9 记者宋鹏霞;申城百姓食有味[N];解放日报;2002年
10 蔡f ;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效应[N];经济参考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玲;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2 姚宇;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张学真;城市化对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4 杨凯;平原河网地区水系结构特征及城市化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程江;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水文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清;缓解我国城乡就业矛盾的途径与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光裕;就业问题与政治稳定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岩;沈阳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4 颜刚;重庆市高等教育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冯正杰;营口城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欧阳东;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途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陈斌;都市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石会娟;发达国家政府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及其借鉴[D];河北大学;2004年
9 李凌;关于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4年
10 唐敏;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的河网水系保护及相关环境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68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6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