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15 03:18
本文关键词: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贫富差距加大,弱势群体人数增多,加深了社会的矛盾冲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减少冲突和矛盾,目标是最终消除矛盾冲突,以达到和谐。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革时期,经过30来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又层出不穷。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分析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通过发现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冲突、矛盾,寻找解决他们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分五部分来写,首先从面上分析了劳动关系的定义,认为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既不是经济学上的也不是社会学上的劳动关系,它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外延,进而提出所谓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由劳动法律调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总和。然后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衡量指标,认为和谐劳动关系应该是:减少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矛盾,二者地位平等,可以平等交流与协商;保障劳动权益,加强劳动安全,遵守劳动时间,减少工伤事故,预防职业病;加大弱势群体劳动权的保护力度,消除歧视;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使劳动者可以共同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增加工资收入,降低劳动者流动成本。再次对现在社会上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劳动关系不和谐最主要的还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进而从总体上提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即健全、完善劳动立法;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完善劳动争议机制;扭转歧视劳动者错误观念和劳动者应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维权。最后从点上深入分析了妇女和农民工劳动权得不到根本保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权利的对策,从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标的实现找到途径。笔者认为要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必须首先要培养健康的两性文化然后建立妇女保障金制度和加强和完善法律机制。而基于农民工经常同工不同酬,加班不给加班费,拖欠甚至拒付工资;休息休假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以及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缺失等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笔者认为首先得改革我国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模式。其次应遏制地方保护,再次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增强其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关键词】: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 妇女 农民工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导言11
- 第一章 劳动关系的定义11-15
- 第二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及衡量指标15-18
-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15
-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衡量指标15-18
- 第三章 当前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体现18-20
- 一、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不规范18
- 二、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普遍18-19
- 三、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比较普遍19
- 四、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和改制过程中存在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现象19-20
- 第四章 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0-24
-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20
- 二、加大劳动执法力度20-21
- 三、完善劳动争议机制21-22
- 四、扭转歧视劳动者错误观念22
- 五、劳动者应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维权22-24
- 第五章 加强特殊群体劳动者权益保障24-35
- 一、妇女劳动权益的保障24-30
- (一) 妇女劳动权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原因25-27
- (二) 保障妇女劳动权实现的对策27-30
- 二、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30-35
- (一) 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原因30-32
- (二) 保障农民工劳动权实现的对策32-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37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河清;詹婧;赵珍;;协调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李新建,孙淑敏;欧美国家妇女的劳动权益及其保护[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1期
3 蒋永萍;他山之石──“妇女就业权益法律保护国际研讨会”西方学者观点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4 黑启明;劳动关系研究十大基本范畴的科学界定[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6期
本文编号:676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7601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