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依据《劳动法》规定认定时效——对李晓明《应该依据哪个法律法规认定时效》一文的响应
本文关键词:应该依据《劳动法》规定认定时效——对李晓明《应该依据哪个法律法规认定时效》一文的响应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规 时效 用人单位 法律法规 劳动争议仲裁 申诉人 劳动争议案件 法院 司法机关 当事人
【摘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劳动保障局
【关键词】: 劳动法规 时效 用人单位 法律法规 劳动争议仲裁 申诉人 劳动争议案件 法院 司法机关 当事人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中国劳动》2005年第6期刊登了李晓明《应该依据哪个法律法规认定时效》一文。该文中提到:职工余某被用人单位除名,单位未向余某送达除名书面材料,时达7年多后,余某要求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撤销用人单位的除名决定。该委在对案件审理后认为,根据《劳动法》第82条和其他相关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玉敏;刘永鑫;;防范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07期
2 杜新年;;劳动合同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利益与劳动法之比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杨守晶;;浅析劳动法试用期条款规定[J];沈阳干部学刊;2009年05期
4 周湖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完善[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1期
5 袁青川;;我国劳动法存在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6期
6 强磊;论我国劳动法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江君清;劳动争议申诉时效的起算[J];中国劳动;2005年08期
8 刘卫东;侯力强;;企业讲效率 何必只求加班加点[J];山东劳动;1995年07期
9 王安纯;;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监察执法又遇尴尬[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10 刘葵;;对当前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现状的法律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2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施玉平;;辞职权法律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陆敬波;;劳动合同后附随义务之探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金来;金涛;张炫;赵乃仁;孙晓峰;管恒荣;胡壮麒;;二次时效对单晶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持久性能的影响[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曾渝;尹志民;潘青林;周昌荣;郑子樵;崔建忠;;时效处理对高强Al-Zn-Mg-Cu-Zr合金性能的影响[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郭娜;;论人才派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北京人才服务行业协会2003、2004、2005年获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人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第二集)[C];2006年
9 曹军;;事实劳动关系案例研究[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刚;孙军;;时效铝合金的工艺-结构-性能量化表征[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保;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N];楚雄日报(汉);2005年
2 陈芳 李柯勇;是谁动了我的“休假权”[N];民营经济报;2006年
3 潘振明;新政策下“要理解的”和“要调整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李红 张美娟 陈晓东;高温“烤”出郑州监管漏洞[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6年
5 马骏 张浩;劳者有其权[N];工人日报;2003年
6 程刚;劳动法实施过程存在五大症结[N];福建工商时报;2005年
7 黄裔华;讲究信用和时效 合作伙伴日益增多[N];中国包装报;2001年
8 秦中忠;劳动争议处理时效令人关注[N];工人日报;2001年
9 彭庆杰;“零工资就业”不可取[N];西安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王瑾;超越时效The Lily[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学;点缺陷在铁电晶体时效中的作用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2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毛雪平;超临界汽轮机转子材料特性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4 张家涛;高性能Cu-Cr(Zr、Mg)自生复合材料研究及其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5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水伟厚;冲击应力与10000kN.m高能级强夯系列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4年
7 陈志国;微合金化铝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张丽娜;三维数字光弹性基本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天津大学;2008年
10 高科;孕镶金刚石仿生钻头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泽铭;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赵萌;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潘玉莲;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蒋晓红;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思考[D];苏州大学;2005年
5 郑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张苏苏;论用人单位的知情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姚钰;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叶;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敏;企业对员工的责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周艺;用人单位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9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7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