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行政法保护
本文关键词: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行政法保护
【摘要】: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300多万,占总人口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建国以来,保护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思想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我国残疾人的事业取得了全面的进步。我国在残疾人权利保护方面经历了从政策向法制转变的过程,并逐步构建起了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护体系,其中包含了残疾人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劳动就业权。 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权利保障领域,行政法主张控制权力、限制权力,政府由包揽一切的“全能政府”转化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随着政府权力的退却,社会组织的自治权逐渐填补了政府退却后留下的真空,更多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事务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担。然而,社会组织的介入并不能抵消政府保障弱势群体权利的职责。在该领域,并非完全依赖国家及政府行政力量,但也并非因社会力量的介入而使政府怠于行政。保护残疾人群体,既是现代国家文明化的一个标志,也是现代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因此,对政府公权力的研究在弱势群体保障领域更有特殊的意义。基于此,保护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成为行政法的重要任务。虽然我国在立法和政策上已经认识到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重要性,但是,现实中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实现却远不如法律刻画的这般美好,仍存在着一些法律问题和现实困境。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足我国现行立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选取江苏省苏州市为例进行实际调查,以实证的方法归纳、分析我国目前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的行政法保护。在此基础上,以“应然”的法律理念为起点,探讨残疾人劳动就业权行政立法制度的完善、行政执法措施的健全以及司法救济保护的强化。
【关键词】:残疾人 劳动就业权 政府 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69.69;D922.182.3;D922.5
【目录】:
- 中文提要4-5
- Abstract5-9
- 前言9-13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9-11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简介11
- 三、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框架11-13
- 第一章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护概述13-22
- 第一节 基础概念的界定13-20
- 一、残疾人、劳动就业权涵义13-18
- 二、残疾人劳动就业保护的正当性论证18-20
- 第二节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体现的行政法地位20-22
- 第二章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护的现状分析22-39
- 第一节 立法保护现状22-31
- 一、中央层面立法体系22-27
- 二、地方层面立法体系27-31
- 第二节 实践运行现状31-39
- 一、研究对象31
- 二、数据来源31
- 三、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31-37
- 四、调研总结37-39
- 第三章 残疾人劳动就业存在的法律问题和现实困境39-46
- 第一节 立法上存在的不足39-42
- 一、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宪法权利宣示不足39
- 二、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护的专门立法仍需改进39-42
- 第二节 行政保护力度不够42-45
- 一、保障机构不规范42-43
- 二、保障投入不充分43-44
- 三、承担责任不明确44-45
- 第三节 权利救济途径缺失45-46
- 第四章 残疾人劳动就业权行政法保护机制的建构46-59
-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相关立法46-50
- 一、在立法中确立劳动就业法律体系的原则46-47
- 二、修改残疾人劳动就业权保障具体法律规范47-50
- 第二节 进一步规制政府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行为50-55
- 一、规范残疾人保护机构的法律地位50-51
- 二、明确政府在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中的责任51-54
- 三、政府应做好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的示范引领作用54-55
- 第三节 进一步强化残疾人劳动就业权行政诉讼救济55-59
- 一、消极劳动就业权侵害的行政诉讼55-56
- 二、积极劳动就业权侵害的行政诉讼56-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4-65
- 后记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冬;王强;;残疾人特殊劳动法律保护问题探讨[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2 本刊记者;;2011年“全国工会就业援助月”在鄂启动[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仕芬;;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再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朱仕芬;;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再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残联理事长 张银良;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权[N];驻马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莉莉;让42万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N];青岛日报;2010年
3 ;责任与关爱 让残疾人沐浴生命阳光[N];长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尤婷婷;我省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网络初步形成[N];甘肃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吴佳佳;在同一片蓝天下[N];经济日报;2010年
6 记者 马淑珍 通讯员 张有芳;海晏全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好事[N];祁连山报;2010年
7 雷元富 延安市残联;实现城乡统筹率先发展中应注重抓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N];延安日报;2010年
8 记者 白瑗瑗;让残疾人生活在温暖阳光里[N];廊坊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杨君;我市为残疾人维权撑起保护伞[N];东营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刘倩;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受惠面和受惠度[N];桂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静然;残疾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邹晓红;中国妇女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柏;论我国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的法律保障[D];苏州大学;2010年
2 焦法威;全面小康背景下残疾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彭佳玲;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程芳;重庆市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范U,
本文编号:680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8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