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会监督权实施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工会监督权实施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工会监督权是指工会对国家行政机关和用人单位行政部门在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上具有监督的权利。工会监督权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项必不可少的权利,有助于发扬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真正保障职工群众当家作主管理企业的民主权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劳资纠纷日益增多,亟需工会作为独立的主体旗帜鲜明地捍卫职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工会监督权作为一项保障性权利,理应积极主动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本文以法律实践为线索,以工会立法为媒介,结合各国立法先进经验,运用法学基本理论,阐述了工会监督权的一般理论,梳理出工会监督权的理论构架,剖析了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工会监督权实施的法律保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保障工会监督权行使的具体措施。本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阐述工会监督权的一般理论,包括工会监督权的含义与特征、重要性与必要性、权力来源与价值取向,梳理出工会监督权的理论构架,为下文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以现实生活中的工会案例为切入点,引出对工会监督权实施中主要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工会主席代表用人单位出庭案”揭示出工会监督的主体角色混同,权责不明;以“外企拒建工会案”表明工会监督的对象立场不一,消极应对;以“工会主席维权遭打击报复案”引出工会监督的效力弱化,执行力低。简而言之即工会监督权常常在实施过程中对内形不成自律,对外监管虚化。 第三部分则对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及立法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我国工会监督权内在机制失灵,外部监管虚化的根源在于国家本位下的工会监督权。同时,从立法上加以分析,进一步说明工会监督权利义务的含混不清,工会监督权缺乏程序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工会监督权法律责任缺失、配套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实施中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四部分着眼于对工会监督权实施的法律保障进行探讨,构建社会本位下的工会监督权,跳出工会国家化的藩篱。首先阐述了社会本位的内涵及演化,继而论述社会本位下的工会监督权,最后提出保障工会监督权行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会监督权 国家本位 社会本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5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一、工会监督权的基础理论10-21
- (一) 工会监督权的含义与特征10-12
- (二) 工会监督权的重要性12-14
- (三) 工会监督权的权力来源与价值取向14-16
- (四) 我国工会监督权的法律渊源16-17
- (五) 工会监督权行使主体的理论争鸣17-21
- 二、工会监督权实施中的主要问题21-25
- (一) 工会监督的主体角色混同、权责不明21-22
- (二) 部分监督对象拒绝建立工会22-23
- (三) 工会监督权监管执行力低、效力虚化23-25
- 三、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5-30
- (一) 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25-27
- (二) 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立法原因分析27-30
- 四、工会监督权实施的法律保障30-38
- (一) 社会本位下的工会监督权重构30-31
- (二) 保障工会监督权行使的具体措施31-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工会会费问题答读者问[J];中国工会财会;2002年09期
2 叶四明,李明安;一个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的民营企业[J];中国工会财会;2002年12期
3 任光发;管好用活工会经费“五到位”[J];中国工会财会;2002年12期
4 张良金;工会干部要讲良心[J];中国工运;2002年02期
5 曾铁球;简谈做好工会办公室工作[J];中国工运;2002年02期
6 马月山;我任镇工会主席这一年[J];中国工运;2002年02期
7 敖大伦;国企租赁员工不应被工会组织拒之门外[J];中国工运;2002年06期
8 天文;犯了错误的职工遇到困难工会也应帮助解决[J];中国工运;2002年06期
9 李新中;工会干部转变作风要做到“三个第一”[J];中国工运;2002年06期
10 刘工;工会活动不能媚俗[J];中国工运;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毅;;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工会要念好维权三字经[A];湖南省工人运动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交流材料[C];2010年
2 王艳辉;;工会组织如何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A];湖南省工人运动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交流材料[C];2010年
3 李新涛;;工会组织如何为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作用[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俞南平;;关于贵州省工会源头参与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的专题调查报告[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平;;浅谈工会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04年
6 吕国珍;;论现代企业工会如何实现自身价值[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陈诗达;;强化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陈诗达;;工会组织发展及职能发挥展望[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李由;;社会经济转型与工会的职能定位和职工的权益保护[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10 冷培红;;工会干部素质的提高——开展好工会思想工作的前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长山;应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杨鹏飞;工会强弱决定工资高低[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通讯员 宋宇芳;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工会成立[N];中国电力报;2006年
4 记者 郝宏升 通讯员 凌玮;河南省电力公司工会成立[N];中国电力报;2006年
5 陈兆平;工会经费地税部门统一代征[N];成都日报;2007年
6 王喜坤;改制企业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思考[N];赤峰日报;2006年
7 记者 江平;红山区工会总数突破500个[N];赤峰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董克伟;外企工会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姜雪丽;浙江40家麦当劳分店年底前将全部建立工会[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许晓军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系副教授);工会要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齐凌云;政党、工会与阶级基础[D];复旦大学;2005年
2 吴同;以法治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亚清;高绩效工作系统、工会与管理层关系氛围以及雇佣关系氛围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5 钟立秋;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的工人阶级问题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威;1956-1957年工人异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毛光烈;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中的合作问题分析[D];上海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作佳;工会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伟;论转型期我国工会组织的职能[D];吉林大学;2005年
3 贾珍荣;我国职业球员工会基础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尹怀志;日本企业内部工会产生原因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陈晖;我国工会角色的缺位、错位与归位[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贾晋鹏;新时期我国工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7 归鸿倩;天津市工会帮扶工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刘美霞;论英国工会对国有化的态度[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丽云;工会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徐群;高职院校工会工作评估探析[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84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8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