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
本文关键词: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
【摘要】:我国《劳动法》调整范围以外的雇佣关系不是完全私法意义上的民事关系 ,其在本质上应属于劳动关系范畴 ,故对雇佣关系的法律调整 ,不宜采用现阶段与劳动关系“分而治之”、由民法加以调整的模式 ,而应统一纳入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劳动法调整的对象体系 ,由劳动法予以全面规制。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雇佣关系 劳动关系 定位 法律调整模式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雇佣关系的含义及其与相邻概念的区别顾名思义 ,劳动法是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特定劳动关系作为其主要调整对象的。但是由于我国现行《劳动法》第 2条明确把“用人单位”限定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五种组织 ,因此该法只适用于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玲;胡丹缨;;物业管理相关问题再探析[J];现代法学;2006年06期
2 周清林;;自治的异化:论表见代理的后果——兼评“选择权”通说[J];学术论坛;2006年10期
3 杨立新,袁雪石;论人格权请求权[J];法学研究;2003年06期
4 王松;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兼评《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行燕舞;论反不正当竞争请求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王凤民;;性骚扰相关法律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兴发;;论人权的物质依赖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彭晓芋,季淑娟;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困境及其救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辉;跨国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志文;;论建造中船舶及所有权归属[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2 张照东;叶勇;;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3 徐巍;;论保险人对责任免除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赵廉慧;财产权的概念[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朱凡;人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章礼强;民法本位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蔡磊;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朱晓U,
本文编号:687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8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