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及其制度安排

发布时间:2017-08-17 06:21

  本文关键词: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及其制度安排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关系 灰色地带 退休再就业 大学生实习


【摘要】: 灰色地带常被用来概括介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之间,难以或者无法界定其究竟属于哪一区域的中间模糊地带。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则是一个在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间存在的中间区域,如果把因使用劳动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比作一条有三个色段的光谱,那么在这条光谱上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和劳务关系这样三个不同的色段,处于中间的色段就是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其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适用劳动法。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是研究我国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前提,因此,本文首先对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进行阐述,将其与灰色地带进行比较,界定出灰色地带的本质属性及特点。紧接着从企业方面、劳动者方面以及我国政策规定等方面分析劳动关系灰色地带产生的原因,进而介绍了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最后结合域外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规定,对我国劳动关系灰色地带制度的安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劳动关系 灰色地带 退休再就业 大学生实习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46;D922.5
【目录】:
  • 提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概念及特征9-12
  • (一)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概念9
  • (二)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特征9-12
  • 1. 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具有一定的从属性9-10
  • 2.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主体具有多样性10-11
  • 3.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用工过程的灵活性11-12
  • 二、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的成因12-17
  • (一)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产生的非法律性因素12-14
  • (二)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产生的法律性因素14-17
  • 1. 我国现行《劳动法》对劳动关系主体的规定14-15
  • 2. 我国现行政策对劳动关系从属性的判定15-17
  • 三、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典型表现形式17-27
  • (一) 退休员工再就业17-19
  • (二) 家政服务19-21
  • (三) 大学生劳动21-24
  • (四) 合同劳动24-27
  • 四、我国对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缺陷27-33
  • (一) 我国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立法现状27-29
  • (二)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现行法律规定存在的缺陷29-33
  • 1. 劳动法律适用范围过于狭窄29-30
  • 2.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纳入民法调整存在的缺陷30-32
  • 3. 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法律调整存在冲突32-33
  • 五、完善劳动关系灰色地带制度安排的探讨33-41
  • (一) 域外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制度规定对我国立法的启示33-36
  • 1. 美国《公平劳动标准法案》中的豁免制度33-34
  • 2. 德国劳动法中的“类似劳动者”34-35
  • 3. 日本《最终报告》对不属于《劳动基准法》上的“劳动者”的规定35-36
  • (二) 完善我国劳动关系灰色地带制度安排的构想36-41
  • 1. 以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立法基本内容为参考,,明确劳动关系灰色地带劳动者的基本权利37-38
  • 2. 确定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的工时标准及最低工资保障38
  • 3. 完善劳动关系灰色地带的社会保险制度38-39
  • 4. 赋予劳动关系灰色地带法律适用的灵活性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45-46
  • 后记46-47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陈诗达;;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10 陈诗达;;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邓飞;《工资条例》年内出台可能性不大[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由朝阳区法院供稿;劳动法不保护非法劳动关系[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年

3 刘爱君 焦艳;劳动法有10大缺陷 修订刻不容缓[N];经理日报;2004年

4 阮昕;劳动法知识电视大赛闭幕[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宏宸;劳资关系变化促改新法[N];民营经济报;2007年

6 ;给劳动者更多保护[N];检察日报;2005年

7 浙江省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委员会委员 俞肃平;劳动法不调整雇主与保姆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明慧;劳动法要适应劳动关系新变化[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胡强 本报记者 张晓东;实习期间遇伤害难获劳动法保护[N];法制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周芬棉;中国劳动关系从个别向集体化转型[N];法制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付大鹏;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李立;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思;我国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寇明婷;农村劳动关系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7 柯四海;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9 朴勇杰;论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D];延边大学;2007年

10 毕振力;劳动关系中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7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687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e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