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我国劳动者人权的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17-08-24 06:38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劳动者人权的法律保障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法》 劳动者人权 法律保障 法律体系


【摘要】:劳动法不仅是平衡劳动关系的法律,更是劳动者的人权保障书。我国劳动者的人权保障通过《劳动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实施来实现。劳动者人权法律保障呈现广泛性和多样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点,其实现有赖于物质、政治、法律、文化、观念基础和国家公权力的保障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劳动者人权在劳动法律、法规中的具体体现可以概括为人身和人格尊严权以及劳动权两大方面。目前应加快制定并完善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劳动法律法规,构建完整的劳动者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以切实提高劳动者人权的实现程度。
【作者单位】: 上饶师范学院政法系
【关键词】《劳动法》 劳动者人权 法律保障 法律体系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承认并重视人权问题,签署和批准了国际上一些主要的人权公约。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确定为宪法的基本原则。2006年10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转发布《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体现了社会主义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叶中,江国华;人权与人文——珠泉商贸城故事与波茨坦磨坊故事比较[J];法学论坛;2005年06期

2 张艳;;反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建构[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李坤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朱嘉蔚;;角色转变中民工心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4 高光亮;论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凌云;;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权缺失的法律规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戴卫东;王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绩效与问题--基于安徽省农民工状况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邓芳;;国有独资公司发挥工会监督制约作用的思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闫治国;丁华;;论用人单位单方即时解除权——《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评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全承相;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立法思考[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任松芹,王飞鹏;我国弱势群体劳动权益特殊保护研究[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韬;;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之关系论纲[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2 吕金朝;;论未续签合同劳动关系的性质及法律责任[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林原;经济转型期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杜学文;作为人权的和平权[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红枝;企业员工录用和解雇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章志图;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文静;论劳动合同的解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志云;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7 高超;劳动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陈文华;中国人力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9 李鹏;论举证责任分配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田辉;国企企业制度改革和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耀雄;我国“就业歧视”的法理分析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夏宏;一种后形而上学的人权观:人权的文化间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李宁,刘辉;论就业歧视的政府管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危怀安;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许建宇,王怀章;就业歧视立法规制初探[J];中国劳动;2004年02期

6 高志明;人文关怀是法律的本有属性[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7 杨曾宪;试论文化的本质及分类——兼向黄楠森先生请教[J];理论学刊;1999年03期

8 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年05期

9 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10 田新豹;新时期就业歧视及其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k彤;;中W 委,

本文编号:729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29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