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本文关键词:2004年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关系 中国劳动法 劳动保障 失地农民 劳动者 社会保障法学 合法权益 重大变化 法制建设 司法解释
【摘要】:正 对于《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的成就,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促进了劳动保障立法的进程,确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十年也是我国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导致就业格局和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关系日趋复杂的时期,因而对完善《劳动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遏制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如何建立适应农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劳动关系 中国劳动法 劳动保障 失地农民 劳动者 社会保障法学 合法权益 重大变化 法制建设 司法解释
【分类号】:D922.5;D922.182.3
【正文快照】: 、研究概况 对于《劳动法》颁布实施十年的成就,普遍认为这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促进了劳动保障立法的进程,确立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劳动关系,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十年也是我国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导致就业格局和就业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关系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文山;论国际劳动标准与我国《劳动法》的修改[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王全兴,侯玲玲;劳动关系双层运行的法律思考——以我国的劳动派遣实践为例[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3 刘文华;非全日制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4 杨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分析[J];中国劳动;2004年06期
5 夏群佩,王新平;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J];中国劳动;2004年09期
6 邱婕;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续一)(征求意见稿)》研讨综述[J];中国劳动;2004年11期
7 李秀文;公司制度中劳动法律关系分析——兼谈公司法与劳动法的冲突与协调[J];中国劳动;2004年11期
8 李炳安;欧盟与美国两性工作平等法制之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丽枝;吕静平;刘越表;;论员工派遣制度的法律特征和适用范围[J];包钢科技;2007年06期
2 陈思聪;;劳务派遣用工现状、问题及策略分析——以杭州ZX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例[J];才智;2011年18期
3 关凤荣;;劳动派遣基本问题的法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刘焱白;;论劳务派遣中雇主责任的分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5 张抗私;董维刚;;劳动力市场反社会排斥政策的国际比较——以性别歧视为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苏晓纯;;从《劳动合同法》看我国劳动派遣法律制度的完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7 邓旋;;浅析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学杂志;2010年S1期
8 张玲;朱冬;;论劳动力派遣对职务发明创造规则的冲击及立法建议[J];法学家;2006年05期
9 张玲;朱冬;;论劳务派遣中的雇主责任[J];法学家;2007年04期
10 侯玲玲;;我国劳动派遣连带责任规定之法理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J];法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杨付;唐春勇;刘芳;;人才租赁优化模型——基于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租赁公司视角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于淼;ZZDL公司劳务派遣业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乾锋;中国船员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袁利玲;中国移动梅州公司优化劳务用工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沈石怡;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事业单位劳务工群体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顾敏;上海高校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段玉静;上海联通公司人才租赁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搞好劳动关系调整和工资工作推进法制建设——刘雅芝副部长在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劳动保障通讯;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补缴社会保险费有时效[J];中国社会保障;2009年02期
2 于忠龙;;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杨三正;略谈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J];甘肃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4 张瞳;读者信箱[J];工会博览;2005年15期
5 ;“2007年度十大劳动维权案件”评选揭晓[J];职业;2008年07期
6 章法;;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的关键[J];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04期
7 郭文龙;;关联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认定[J];中国劳动;2010年11期
8 谭立独;;劳动法治:风雨三十年[J];工友;2008年10期
9 童韶琴;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03年08期
10 林岩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无权直接确认劳动关系[J];中国劳动;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创建劳动保障诚信单位为抓手 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2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5 陈诗达;;劳动关系发展前景展望[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7 陈诗达;;收入分配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对劳动关系的影响[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9 丁为民;;理顺企业劳动关系[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10 陈诗达;;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云;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将可协调劳动关系[N];福建日报;2008年
2 谢梅;完善社保体系 温暖千家万户[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3 周莉;街道建立调解室 助老服务创品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4 张璐邋刘平;10家津企荣获全国和谐企业称号[N];天津日报;2007年
5 智力;劳动关系是否存在应该以劳动合同为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三重屏障守护和谐劳动关系[N];深圳商报;2006年
7 西林召;要权利也要尽义务[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王睿才邋 魏强;市劳动保障局强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N];定西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云飞 陆占奇;企业应该“唱”主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黄亚明;全市企业面临诚信检验[N];安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3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6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詹婧;企业民主参与动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徐长玉;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于桂兰;私营企业工人劳动力价值实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成方;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郑R糢,
本文编号:730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3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