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论反就业歧视之经济法理性

发布时间:2017-08-28 14:34

  本文关键词:论反就业歧视之经济法理性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歧视 劳动力市场 经济法


【摘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就业促进法》。政府已决心通过立法反对就业歧视,在这部《就业促进法》存在诸多不足亟须改进的同时,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去逐步化解就业歧视的危害,包括现行法律特别是经济法的优势去规制就业歧视,而且,反就业歧视本质上具有经济法之诸多理性。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就业歧视 劳动力市场 经济法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权之基。就业是人们得以生存、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就业是一个繁复的社会经济过程。而就业歧视阻碍着就业市场的正常发展,危及劳动者凭借技能追求平等生存之权利。我国于1990年批准加入国际劳工组织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2005年8月批准该组织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冯彦君;劳动权的多重意蕴[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2 陶广峰;;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看经济法的国家观[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郭道晖;宪法的社会性与人权的至高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01期

4 闫海;;国家·市场·人权——经济法的人权观导论[J];前沿;2007年02期

5 单飞跃;;公共经济法:经济法的本质解释——兼与李曙光《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一文商榷[J];政法论坛;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许石慧;;试论监管型政府的法治构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张艳;论古希腊的人本史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刘曙光;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发展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田启波,严一;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学习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刘曙光;知识经济与社会形态、历史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关海庭;中俄体制转型模式比较研究——从价值观念看渐进转型模式的合理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放;;苏共怎样取得而又丧失执政的合法性[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李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改进措施[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赵士启;;徐特立论教师工作的崇高性[A];纪念徐特立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淑鸿;马慧;;浅议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确立的意义和影响[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郑波;;政府发展:脉络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郭健彪;曾正滋;;公共治理的新古典自由主义价值背景——兼论公共治理的中国意义[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永华;;马克思列宁的分工理论与斯密定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向军;知识生产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王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郑鹏程;行政垄断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文滋;胡绳晚年学术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王军;中国高速公路政府管制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10 王军;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宛斌;越南革新与中国改革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2 欧健;新中国前30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反思[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李杰义;产权理论与金融企业制度的产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1年

4 王安富;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问题[D];汕头大学;2001年

5 马永翔;哈耶克对自由的论证及其解释模式[D];湘潭大学;2001年

6 贾敬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齐秦;非正规就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8 谭辉雄;试论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廉峰;论法的社会本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宋青霞;论法律价值理念及其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保树,邱本;经济法与社会公共性论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董保华;论经济法的国家观——从社会法的视角探索经济法的理论问题[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冯彦君;解释与适用──对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之检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4 钟雯彬;公共产品法律调整模式分析[J];现代法学;2004年03期

5 李曙光;;经济法词义解释与理论研究的重心[J];政法论坛;2005年06期

6 应飞虎;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一种经济法的认知模式[J];中国法学;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晓晨;;疾病就业歧视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2 张艳;宦吉娥;李媛媛;;我国就业领域反基因歧视之法治困境[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谢根成;周颖;;论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权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张姝;;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J];当代法学;2011年04期

5 蔡炳锋;潘婷;;浅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6 王菱钰;;论劳动合同法对市场劳动力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7 岳春宇;刘璐;;尴尬的中国“反就业歧视”法律——以欧盟“反就业歧视”立法为参照[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8 徐寒;;澳大利亚反对就业歧视法律与实践[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9 本刊编辑部;;亲爱的劳动者,当你的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拿起你的笔填写投诉卡——关于设立“就业投诉卡”的说明[J];中国就业;1995年01期

10 陈婷婷;;对女性就业歧视的法哲学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川;;集体合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2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4 陆静;;我国劳动法治的30年历程、经验及未来走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吴宏志;;谈谈外来员工为何难维权[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7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8 王全兴;;劳动法构建和谐劳动环境的两种视角[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10 张敏;;船员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探究[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一;消除就业歧视 呼唤法律介入[N];人民日报;2003年

2 王彦钊;就业歧视增多 法律应该说“不”[N];检察日报;2003年

3 方明;制定专门法律 消除就业歧视[N];法制日报;2008年

4 李国民;“党员优先”算不算就业歧视?[N];检察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春花;隐性就业歧视仍难绝[N];湘声报;2008年

6 通讯员 李承锦 记者 肖树臣 李国 实习生 杨海霞;两地立法促就业[N];工人日报;2009年

7 李媛博;就业歧视缘何公开高悬[N];工人日报;2009年

8 唐龙文;就业歧视的内在根源与表现[N];济南日报;2009年

9 张建新 张轶帆;南开等14所高校反对就业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于冬雪 实习生 洪若琳;就业歧视成就“体检枪手”产业链[N];南方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滕腾;我国就业歧视抑制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郝红梅;平等就业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朱剑宇;中国劳工权益保障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李世军;我国跨境就业立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达平;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曹晓蕾;论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D];东北大学;2008年

3 何蓉;农民工就业待遇歧视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钟君;反就业歧视立法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洪维;健康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完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成q,

本文编号:74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4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