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机构向实体化迈进
本文关键词:劳动仲裁机构向实体化迈进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仲裁机构 实体化 仲裁员 劳动保障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仲裁 处理机构
【摘要】:为了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办案效率和处理案件的能力,及时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2004年10月27日—28日,劳动保障部在深圳召开了会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效能建设座谈会。推动劳动仲裁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提高劳动仲裁机构的效能,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仲裁机构 实体化 仲裁员 劳动保障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仲裁 处理机构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劳动●议案件飘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劳动关系呈现急剧变化的发展态势。劳动关系利益主体多元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纠纷不断增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向失业保险并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矛盾加剧,解除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君;;校内争议可仲裁[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2 别渝;;举步维艰的流动争议仲裁[J];干部人事月报;1994年Z1期
3 ;快速发展中的西宁仲裁[J];西宁政报;2011年05期
4 张爱军;;仲裁调解后授权瑕疵应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2011年09期
5 ;浙江:劳动仲裁实体化机构在全国率先实现全覆盖[J];中国劳动;2011年08期
6 本刊记者;;全省劳动关系调解仲裁和劳动监察工作座谈会提出——谱写劳动人事关系和谐事业新篇章[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5期
7 盛启发;王锋;曲云彪;;工伤保险待遇能否继承[J];中国劳动;2011年07期
8 张静;卫琳;张建磊;;试论我国体育仲裁体制的构建[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年02期
9 张运鸿;;体育行政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探析[J];少年体育训练;2011年03期
10 刘焱白;;从实体到程序:劳动者实体权利的程序救济[J];社会科学家;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雄麟;;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建议[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高中林;;亟待完善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3 陈玉萍;;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管辖问题——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上“双轨”管辖体系的可行性[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龚和艳;;劳动仲裁受案范围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5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德玲;;浅析劳动争议纠纷仲裁案件的时效[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薛济民;;合同法与劳动法关于合同效力规定的比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吴勇;;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9 贺日开;;我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机制构建研究[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春光;周楠;;浅谈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矫学柏;大力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郑东亮 王文珍;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对策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3 陆占奇邋实习记者 孟晓蕊;劳动争议处理立法 效率提升成最大期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通讯员 戴剑峰 张银松;我市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机构依法维权促和谐[N];黄冈日报;2011年
5 雷远龙;浅谈《劳动争议处理法》的立法构想[N];工人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王娇萍;改革,还是改良?[N];工人日报;2007年
7 吴坤;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现存四大问题[N];法制日报;2007年
8 郑东亮 王文珍;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六大问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谢德成;劳动争议处理机制重构之基础与思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武唯;劳动争议仲裁走向实体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妮;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赵燕颖;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法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游妮妮;论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关系[D];湖南大学;2007年
4 洛大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张颖;废除我国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若干思考[D];山东大学;2006年
6 张新强;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姚亚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丁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反思与重构[D];湖南大学;2008年
9 孙桂香;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完善[D];湘潭大学;2006年
10 何晓洁;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48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4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