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依法治国视角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依法治国视角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
【摘要】:农民工群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作用不可低估的力量。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治理体制,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务工和生活,却不能充分享受到一般城市居民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权益,成为边缘群体。虽然党和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且初见成效,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民工权益保障作为体现社会公平、确保社会稳定、推进农村改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依法治国是全面推进我国现阶段各项改革的关键,农民工权益保障显然也应该在这一大背景下找到相应的突破口,本文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研究就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本文从依法治国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和系统分析的方法,从农民工权益的三个主要维度分析了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力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原因做出详尽分析之后,提出了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主要思路与对策。通过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结论:(1)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总体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侵害农民工权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部分政治权益处于虚置状态、农民工的一些经济权益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农民工的部分社会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等方面。(2)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力的原因。通过法治视角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现状的分析,得出农民工权益保障立法不完善、执法保护不严、司法保障阻滞、懂法守法意识不高四个方面是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重要原因。(3)基于法治视角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四方面的对策。在科学立法方面,要完善宪法立法,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农民工权益重点领域的立法;在严格执法方面,要转变执法理念,完善执法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在公正司法方面,要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改革“仲裁前置”制度以及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援助制度,设立专门的劳动法院或劳动法庭,加大调解力度;在严格守法方面,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政策宣传,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法制教育。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基于依法治国的视角,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四个方面全面剖析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依法治国 农民工 权益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12.6;D92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13
- 1.3 研究综述13-18
- 1.3.1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基本问题的研究13-14
- 1.3.1.1 关于农民工概念的研究13
- 1.3.1.2 关于农民工权益内容的研究13-14
- 1.3.2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研究14-16
- 1.3.2.1 从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的内容来看14-15
- 1.3.2.2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权益保障现状来看15-16
- 1.3.3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对策的研究16-18
- 1.3.3.1 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立法现状来看16-17
- 1.3.3.2 从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执法和守法现状来看17-18
- 1.3.4 文献述评18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18-20
-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0
- 2 相关概述界定与理论基础20-25
- 2.1 农民工相关问题概述20-21
- 2.1.1 农民工的概念20
- 2.1.2 农民工的形成与发展20-21
- 2.2 农民工权益相关问题概述21-23
- 2.2.1 农民工权益的概念21-22
- 2.2.2 农民工权益的范围22-23
- 2.3 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问题概述23-24
- 2.3.1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概念23
- 2.3.2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特殊性23-24
- 2.4 依法治国视角下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24-25
- 2.4.1 马克思主义平等权24-25
- 2.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5
- 3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25-32
- 3.1 农民工政治权益保障的现状25-27
- 3.1.1 农民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得不到有效保障26
- 3.1.2 农民工自由迁徙权得不到有效保障26
- 3.1.3 农民工结社自由权得不到有效保障26-27
- 3.2 农民工经济权益保障的现状27-29
- 3.2.1 就业条件有差异27-28
- 3.2.2 休息休假权得不到有效保障28
- 3.2.3 劳动报酬权得不到有效保障28-29
- 3.2.4 劳动卫生安全权保障不力29
- 3.3 农民工社会权益保障的现状29-31
- 3.3.1 农民工社会保险保障力度不大30
- 3.3.2 农民工社会救助水平不高30
- 3.3.3 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有待加强30-31
- 3.4 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的现状31-32
- 3.4.1 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31
- 3.4.2 农民工培训权益保障不充分31-32
- 3.4.3 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受教育权益保障不力32
- 4 基于依法治国视角农民工权益保障不力的原因解析32-38
- 4.1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立法不完善32-33
- 4.1.1 法律保护针对性不足32-33
- 4.1.2 劳动权益保护体系有待完备33
- 4.2 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执法保护乏力33-36
- 4.2.1 执法理念陈旧34
- 4.2.2 执法机制不健全34-35
- 4.2.3 执法水平不高35-36
- 4.3 农民工权益司法保障阻滞36-37
- 4.3.1 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程序烦琐复杂36
- 4.3.2 农民工的法律维权能力有限36
- 4.3.3 缺乏针对农民工争议案件的便捷程序36-37
- 4.4 相关责任主体守法意识不强37-38
- 4.4.1 维权组织欠缺37
- 4.4.2 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37-38
- 4.4.3 企业守法自觉性不高38
- 5 基于依法治国视角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对策分析38-49
- 5.1 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科学立法38-41
- 5.1.1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体系39-41
- 5.1.1.1 进一步落实宪法精神39
- 5.1.1.2 加强农民工权益重点领域的立法39-41
- 5.1.2 切实履行立法机关的监督职能41
- 5.2 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执法力度41-44
- 5.2.1 转变执法理念41-42
- 5.2.2 完善执法机制42-43
- 5.2.3 加大执法力度43-44
- 5.2.3.1 强化执法措施,加大处罚力度43-44
- 5.2.3.2 充实监察队伍,提升人员素质44
- 5.3 确保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公正司法44-47
- 5.3.1 确立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改革“仲裁前置”制度44-45
- 5.3.1.1 建立“或裁或审”、“择一而终”制度44-45
- 5.3.1.2 确立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原则45
- 5.3.2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维护法律援助制度45-46
- 5.3.2.1 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司法救助45
- 5.3.2.2 提高诉讼效率,减免费用45-46
- 5.3.2.3 建立农民工司法救助专项基金制度46
- 5.3.3 设立专门劳动法院或劳动法庭46
- 5.3.4 加大调解力度46-47
- 5.4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守法意识47-49
- 5.4.1 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政策宣传47-48
- 5.4.2 加强企业的守法教育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树民;论依法治国方略[J];中国法学;2000年02期
2 徐宏伟;关于依法治国的几点思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谢元春;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韩裕庆;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治党[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立民;我国的依法治国史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郭涛;从法制与法治关系评析依法治国[J];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王泽庆;试论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周国平;论依法治国的三个关系——兼析依法治国的实现过程[J];学海;2000年05期
9 邓崇专;论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J];学术论坛;2000年03期
10 徐浩然;;试论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基本措施[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农优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卢秉天;;浅谈依法普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翁里;田冬;;论董必武守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张明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党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建陵;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小燕;试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皮俊杰;基于依法治国视角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婧茹;依法治国背景下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5 吕越;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与思考[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肖选文;当前社会环境下警察执法用枪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程晓丽;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何海荣;宪政视域下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良性互动[D];苏州大学;2010年
9 董安全;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10 郑家为;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50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75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