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再就业:劳动关系抑或劳务关系——兼评“社会保险标准说”
本文关键词:退休再就业:劳动关系抑或劳务关系——兼评“社会保险标准说”
更多相关文章: 退休再就业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社会保险标准说
【摘要】:退休人员再就业已成为我国日渐普遍的用工现象。相关立法缺失造成该劳动群体处于劳动法调整抑或民法调整的困惑境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确立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界分上的"社会保险标准说"。虽然该解释排解了相关纠纷法律适用之困惑,避免了退休再就业与退休、社会保险两大制度之间的冲突,但其所秉持的解释态度却导致处于从属地位的退休再就业人员无法享受到劳动立法之倾斜保护。对此,殊值反思和检讨。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退休再就业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社会保险标准说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FX089) 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9JQ006)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用工结构的变化,退休再就业①已成为当今世界一种较为普遍的劳动现象。据统计,我国近1.3亿60岁以上的退休人口再就业比例高达33%②。在美国,65岁以上的退休人口中,已就业或准备就业的比例由1990年代的25%上升至近50%。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姚岚秋;;论超龄劳动关系——超龄劳动者再就业法律关系辨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金荣标;;论退休返聘行为之法律性质[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王国社;谢晖;;已达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关系是否自动终止[J];中国劳动;2010年01期
4 蔡小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可认定工伤[J];人民司法;2011年02期
5 冯彦君;民法与劳动法:制度的发展与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3期
6 李凌云;;柔性退休人员的劳动关系探析[J];上海企业;2010年12期
7 侯玲玲;王全兴;;劳动法上劳动者概念之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01期
8 丁广宇;;超龄劳动者就业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J];中州学刊;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金强;;论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的赔偿[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叶金强;;动产抵押制度:价值目标之偏离与矫正[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胡玉浪;;劳动报酬优先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张宇润;证券法律机制及其整体的合力[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余玮;方苏琴;;格式条款的价值分析及司法规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阳高峰;;缔约过失类型化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赵文婧;;侵权行为中精神抚慰金的评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9 蔡欣欣;;法律进化与利他合同中第三人之权利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尤佳;;《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性质及适用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陈仕菊;;试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兼评我国《物权法》第106条的相关规定[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5 黄蓓;蒋丽霞;;浅议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6 郭明;钱志刚;;论自己责任原则地位衰落的缘由及矫正对策——以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为视角[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7 陈业宏;肖蓓;;外资并购中国企职工劳动就业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叶林;石旭雯;;外观主义的商法意义——从内在体系的视角出发[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9 王仲兴;李波;;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赵莉;;我埋单你受益——从银行房贷合同看“霸王条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贾翱;公司法上新股发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安宁;船舶抵押权立法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周海涛;强制保险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我国经济性裁员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冯国亮;债权人撤销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陆静;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丁勇;私法上的违法建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小龙;自然债的类型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康明;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及其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袁洪君;企业劳动规章合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皎皎;;离退休人员就业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当代法学;2008年02期
2 文太林;;把退休弹性化[J];经济导刊;2006年05期
3 陈默;浅谈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定[J];中国劳动;2003年10期
4 常凯;论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兼及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趋向[J];中国劳动;2004年04期
5 邢瑞莱;;商榷:退休人员是否是最低工资的适用主体[J];中国劳动;2007年03期
6 竹文君;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J];学海;2001年06期
7 丁广宇;;超龄劳动者就业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J];中州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丽;认定劳动关系的法定标准[D];四川大学;2004年
2 袁纪芸;退休者的劳动权利问题探讨[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本林;;兼职学生与用人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年08期
2 杨兴坤;;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雇佣关系法律辨析[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1期
3 张飞;;浅议劳动争议案件确定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4 石晓宜;;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人事关系的区别及其法律适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11期
5 张善秀;;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几种用人关系之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20期
6 张孟民;;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比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魏桂林;关于劳动受损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邓刚;法与非法[J];四川劳动保障;2004年12期
9 李琨;;浅谈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之界定[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9期
10 朱大为;;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J];中国中小企业;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岩;;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区别的再思考[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和谐发展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邱小平;;新时期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3 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立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诗达;;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现状[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5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谢忠东;;试论涉外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陈诗达;;完善劳动(集体)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董保华;裘国梁;张宪民;戴建平;屠可风;宋志宏;周开畅;陆胤;关馨;徐颖;宋靖;朱懂理;薛孝东;朱雯雯;吕岗;;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研究(总报告部分)[A];2005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5年
9 冯亚;孙晓军;杨德文;许青;;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红伟;;浅析企业并购中对劳动关系变化的处理[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永卿 崔蔚;劳务协议也不能随意解雇职工[N];就业时报;2007年
2 福建泰和律师事务所 高燕树;本案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N];闽东日报;2007年
3 山东省文登市劳动保障局 侯力强;超过退休年龄继续劳动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4 南京日报记者 殷骏 朱晓露;属劳务关系可直接起诉讨工资[N];南京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丁国元邋实习生 张继宗;劳务关系也受法律保护[N];工人日报;2008年
6 刘耀平;承包经营不能包走“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7 李明强;劳动关系应当合理设界[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徐健邋陈晓莉 问先国;应重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间的法律关系[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薛亚芳 整理;特殊劳动关系涉及的法律问题[N];人才市场报;2008年
10 黄莉邋覃红;实习非劳动关系 付出劳务获报酬[N];法治快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程武龙;公务员劳动基本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吉达珠;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实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3 王言斌;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钱斐;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陈永;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杨思;我国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田蕾;劳动关系的灰色地带及其制度安排[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菁;新《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丹单;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赵鸿生;劳动关系中约定竞业禁止制度探讨[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27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2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