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7-09-11 03:17

  本文关键词: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新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 法律问题 解除制度一体化


【摘要】:通过对我国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办案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美国的解雇自由制度、日本的解雇自由基础上的终身雇佣制、法国的正当事由说主导下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比较借鉴,总结出目前我国一体化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中存在的最大法律问题是劳动者的无因辞职权和用人单位的解雇自由权不对称,具体来讲是指劳动者容易滥用辞职权、推定解雇条件过于简易、用人单位解除员工困难、用工成本过高、维权周期过长等。 从民法原理来分析,我国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违反了以下原则:无因辞职权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辞职权和解雇权的不对称违背了公平合理原则;不得约定解除和终止违反了平等自愿原则;从劳动合同法原理来分析,我国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违反了以下原则:无因辞职权制度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单方解除制度一体化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协商调岗违反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的原则;一调、一裁、二审制违背了解雇保护的及时性原则;从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违反了以下原则:受限制的解雇权违背了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裁员制度中的优先留用的规定违反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则。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适当限制劳动者无因辞职权并严格推定解雇条件;区别不同类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及根据不同的劳动者的身份区别适用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制度;实行岗聘分离帮助企业走出单方解除的困境;修改劳动争议审理制度,如建立专门的劳动法院,将劳动仲裁委员会改为劳动调解委员会以便更加及时有效维权。
【关键词】:新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 法律问题 解除制度一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9
  • 第一章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分类及法律问题9-25
  • 第一节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分类9-10
  • 一、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定义9
  • 二、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分类9-10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过去与现状10-16
  • 一、劳动法背景下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制度10-13
  • 二、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13-16
  • 第三节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16-25
  • 一、劳动者辞职权广泛且推定解雇条件过于简易17-20
  • 二、用人单位难以解除劳动者20-25
  • 第二章 美日法三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比较25-33
  • 第一节 美国的解雇自由制度25-27
  • 一、美国解雇自由的历史背景25-26
  • 二、美国解雇自由的例外26-27
  • 第二节 日本的解雇自由基础上的终身雇佣制27-30
  • 一、日本关于解雇自由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立法27-29
  • 二、日本的终身雇佣制与解雇自由29-30
  • 第三节 法国正当事由说主导下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30-32
  • 一、法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类型30-31
  • 二、法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理由和程序31-32
  • 第四节 三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比较32-33
  • 一、美国和日本的解雇自由比较32
  • 二、美国、日本的解雇自由和法国的正当事由说的比较32-33
  • 第三章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理论分析33-38
  • 第一节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民法原理分析33-34
  • 一、无因辞职权违反了公平、诚实信用原则33
  • 二、辞职权和解雇权的不对称违背了公平合理原则33-34
  • 三、不得约定解除和终止违反了平等自愿原则34
  • 第二节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劳动合同法原理分析34-36
  • 一、无因辞职权制度不利于维护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34-35
  • 二、单方解除制度一体化不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进步35-36
  • 三、协商调岗违反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的原则36
  • 四、一调、一裁、二审制违背了解雇保护的及时性原则36
  • 第三节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经济学原理分析36-38
  • 一、受限制的解雇权违背了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36-37
  • 二、裁员制度中的优先留用的规定违反了企业自身发展的原则37-38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的建议38-45
  • 第一节 适当限制劳动者无因辞职权并严格推定解雇条件38-40
  • 一、应当限制劳动者滥用辞职权38-40
  • 二、严格推定解雇的条件40
  • 第二节 区别适用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40-41
  • 一、区别不同类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解除条件40-41
  • 二、根据不同的劳动者身份区别适用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制度41
  • 第三节 实行岗聘分离有利于企业走出单方解除的困境41-43
  • 一、实行岗聘分离的必要性41-42
  • 二、实行岗聘分离的现实意义42
  • 三、岗聘分离的实现途径和制度设计42-43
  • 第四节 修改劳动争议审理制度以便及时有效维权43-45
  • 一、我国劳动争议审理制度的现状43
  • 二、设立专门劳动法院有利于及时合法维权43-45
  • 结语45-46
  • 注释46-49
  • 参考文献49-51
  • 后记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江金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点思考——《劳动法》第31条之评判[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2 郭文龙;;劳动合同立法中应谨慎引入违约金制度[J];中国劳动;2006年04期

3 王全兴;王文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若干基本选择[J];中国劳动;2007年01期

4 郭景春,邵燕;试论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公平原则[J];理论探索;2005年01期

5 方爱乡;日本终身雇佣制的经济合理性与非合理性[J];日本研究;2005年02期

6 黄卉;;德国劳动法中的解雇保护制度[J];中外法学;2007年01期

7 王全兴;就业权实现的劳动合同法保障——审视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一种新视角[J];中州学刊;2005年06期



本文编号:828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28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