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动保护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8:39

  本文关键词:劳动保护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员工薪酬 收益分配


【摘要】:企业内部资方与劳方双方力量的不对等,使得资方挤占劳方利益现象十分严重。员工作为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资源,其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问题一直都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劳动者的权益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程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为进一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劳动合同法》应运而生。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国家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大举措,是劳动保护制度环境的发展。《劳动合同法》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倾斜的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提高了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加强了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力度,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本文从剩余价值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以及劳资共享收益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必要性。同时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政策背景,以2004-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劳动保护制度宏观政策的改革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检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积极作用,由此为改善企业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建议。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了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比例,改善了企业收益分配格局的公平性,对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具有积极作用。第二,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有利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第三,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而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积极作用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升了企业收益分配格局的公平性和员工薪酬满意度,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收益分配机制的健全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撑,也需要与企业内部制度改革相结合。因此,笔者提出了完善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年金制度相关建议。
【关键词】:劳动保护 劳动合同法 员工薪酬 收益分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2;F272.92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绪论8-13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11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3
  • 二、文献综述13-20
  • (一)国外研究综述13-16
  • (二)国内文献综述16-19
  • (三)文献评述19-20
  • 三、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20-24
  • (一)《劳动合同法》下的薪酬制度分析20-22
  • (二)理论基础22-24
  • 四、研究假设的提出24-28
  • (一)企业增值额与员工薪酬变动24-25
  • (二)《劳动合同法》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25-26
  • (三)《劳动合同法》、产权性质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26-27
  • (四)《劳动合同法》、市场化程度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27-28
  • 五、《劳动合同法》与员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实证研究28-37
  • (一)研究设计28-31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31-37
  • (三)稳健性测试37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37-40
  • (一)研究结论37-39
  • (二)政策建议39-40
  • 参考文献40-45
  • 致谢45-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炯;潘芳芳;;民营企业收益分配合作博弈探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海兵;李文君;;以人为本的企业收益分配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经;《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研究》出版[N];人民日报;2004年

2 魏新高;技术入股价值几何?[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魏新高;技术入股,,价值几何?[N];科技日报;2000年

4 财政部企业司 供稿;澳大利亚是这样监管国企的[N];中国财经报;2009年

5 齐国元 魏新高;校企改制有望破解四大难点[N];经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玉生;科技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p

本文编号:832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2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