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8:43

  本文关键词:妇女劳动权益法律保障的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妇女劳动权益 社会性别 就业歧视 源头化维权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后,妇女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大规模地参与到社会生产劳动中,妇女参与社会劳动的比率逐年增长,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妇女就业中劳动权益屡屡受侵,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我国现行立法并不能对妇女劳动权益提供全面的保护,也未能提供适当而统一便捷的救济方法。妇女劳动权利的保障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劳动权益是一项宪法性权利,关系到女性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侵犯妇女劳动权益的历史根源、社会现状及其目前的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妇女的劳动权益相关立法及其现实问题,,并提出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构想和解决途径,从而在制度和立法上对妇女劳动权益给予充分保障,寻求为妇女生存、发展提供平等的环境和条件。 对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来进行。论文将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新时期妇女劳动权益的现状及特点,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原因,我国立法在妇女维权方面的局限性及缺陷进行探析,从而提出我国妇女维权法律制度的设计构想,逐步展开论述。首先,从研究角度上,注重从人权的层面,宪法角度来看待和探讨妇女维权的法律问题,论证其重要意义,及设立相关法律制度的构想。其次,改革诉讼制度。借鉴国外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设置劳动法庭和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加强法律条文的可诉性,成立专门处理妇女权益争议的机构,设立独立的妇女权益保障争议诉讼程序,使妇女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进入普通诉讼程序。采取举证责任转移,原告只需初步证明其劳动权益遭受侵害。通过审判制度的改革保证妇女劳动权益得到保护。第三,女性劳动权益受到的最普遍侵害即性别歧视,我国立法有必要将其法律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关键词】:妇女劳动权益 社会性别 就业歧视 源头化维权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2
  • 第1章 妇女劳动权益概述12-20
  • 1.1 劳动权益理论12-14
  • 1.1.1 劳动权益的概念12-13
  • 1.1.2 劳动权益的产生和发展13-14
  • 1.2 妇女劳动权益14-18
  • 1.2.1 妇女劳动权益是一项宪法权利14
  • 1.2.2 妇女劳动权益的一般性与特殊性14-15
  • 1.2.3 妇女劳动权益的发展15-16
  • 1.2.4 妇女劳动权益保障的内容16-18
  • 1.3 社会性别与妇女劳动权益18-20
  • 第2章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20-29
  • 2.1 妇女劳动权益的现行状况20-24
  • 2.2 妇女劳动权益屡遭侵犯的原因透析24-29
  • 2.2.1 社会因素24-26
  • 2.2.2 立法因素26-28
  • 2.2.3 救济制度因素28-29
  • 第3章 构筑维护妇女劳动权益途径的思考29-37
  • 3.1 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29-30
  • 3.2 建立制度,发挥政府作用30-31
  • 3.3 完善实体法上的相关立法31-35
  • 3.3.1 提升立法理念31-32
  • 3.3.2 完善权责体系,明确侵权的法律责任32-33
  • 3.3.3 制定男女平等法和反就业性别歧视法33-34
  • 3.3.4 将自然保护原则体现在社会保险法中34-35
  • 3.4 程序法上的创新35-37
  • 3.4.1 设置劳动法庭35
  • 3.4.2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35-36
  • 3.4.3 法律责任的举证规则36
  • 3.4.4 通畅诉求机制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莹;;减少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2 刘德中,牛变秀;中国的职业性别隔离与女性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4期

3 朱镜德;现阶段中国妇女就业方面的差别待遇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3期

4 周安平;;社会性别与法学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5期

5 罗英;;社会性别视野中的性别平等权[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6 张华贵;郭艳艳;;论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制——兼评《就业促进法》之相关规定[J];法制与经济(下半月);2008年04期

7 夏阳;;劳动权概念之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8 林建军;;平等对待与倾斜保护——妇女法立法目的及其价值理念分析[J];河北法学;2007年09期

9 谢冬慧;;中外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妇女的教育、劳动和参政等权益为视角[J];金陵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曾恂;美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启示[J];南方经济;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民;就业结构转型期的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2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2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