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劳工标准国际化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发布时间:2017-09-12 13:13

  本文关键词:劳工标准国际化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更多相关文章: 企业社会责任 国际性劳工标准 劳动者权益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兼具法律强制性、道德伦理性以及"软法"约束性,劳动者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直接、最现实而又最迫切实现的内容。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国际劳工标准、SA 8000等文件所提出的一系列劳工标准便迅速进入中国。在劳工标准国际化的趋势下,应结合我国发展现状,重视国际软法性规则的作用,积极完善我国劳动立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在企业运行中保障社会责任的履行。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国际性劳工标准 劳动者权益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项目资助“企业社会责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10ZFQ82017)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10YJC820170)成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应当最大限度地关怀和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包括消费者利益、职工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吉凤;;不容回避的劳动关系矛盾 任重道远的通向和谐之路——本刊记者对话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刘俊海;;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2007年22期

3 张桂蓉;;论劳动者权益保护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4期

4 朱慈蕴;;公司的社会责任:游走于法律责任与道德准则之间[J];中外法学;2008年01期

5 徐崇利;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中“社会立法”的勃兴[J];中国法学;2004年01期

6 顾爱平;;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种维度及其引导与规范[J];政治与法律;2010年03期

7 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汪玮敏;;晚近美式自由贸易协定中劳工标准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4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连芳;;规避法律型隐名投资问题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高永周;;从团体行为的逻辑透视公司法人格否认——兼评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洪功翔;丁媛;;美国公司治理中经理人员的核心地位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冯永强;;公司性质的争议:从视角组合的角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王学士;;章程限定股东表决权代理人资格效力问题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张荣霞;郑海英;;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完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斌;;科斯法律经济学本土化路径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金明;胡晓静;;公司价值最大化与公司社会责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艳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范健;王建文;;上市公司高管社会责任及其法律规制初探[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雷兴虎;刘斌;;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史际春;肖竹;;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傅穹;赵玉;;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的法律分析[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周友苏;张虹;;反思与超越:公司社会责任诠释[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10 丁志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法律问题探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制演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谢名一;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周杰;公司治理对归核化战略决策及其实施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龙建辉;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学;2011年

8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赵林飞;全球产业网络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D];东华大学;2010年

10 王思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仕;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璐;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超;论股东派生诉讼及其在我国的完善[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剑;我国公司高管信义义务的法律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宋佳;论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单颖之;公司机会之“合同”解决路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淑懿;论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崇利;经济一体化与当代国际经济法的发展[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张士元,刘丽;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4 吕吉凤;;不容回避的劳动关系矛盾 任重道远的通向和谐之路——本刊记者对话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李琪;;对国有企业推行集体协商制度的思考[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罗伯特·基欧汉,门洪华;国际制度:相互依赖有效吗?[J];国际论坛;2000年02期

7 李惠斌;劳动产权概念:历史追溯及其现实意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5期

8 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山;;我国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8期

2 胡媛;;劳动者:我们常受哪些伤害——《劳动合同法(草案)》出台背景调查[J];法律与生活;2006年09期

3 宋蓓;;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谢化祥;付嗣全;;关于劳务派遣法律问题的探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年01期

6 高洁;;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容忽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邸敏学;;关于现阶段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者地位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5期

8 曹大友;熊新发;;企业裁员的法律限制分析[J];商业时代;2007年30期

9 刘湘丽;;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经济管理;2007年09期

10 方家平;;新《劳动法》亏待了谁[J];IT时代周刊;200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福明;;浅析侵害劳动者权益现象及维权对策[A];宜春市“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学发展促赶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戟;;企业社会责任——缝机企业们准备好了吗?[A];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八届三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3 成帅华;;美国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兴起——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新议题[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毓帅;;重塑我国劳动者群体尊严的基本途径[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5 王铁男;;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海婴;翟运开;倪燕翎;;动态视角下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赵万一;李秀文;;论职工(劳动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徐国君;;论劳动者权益会计[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9 张yN凡;;企业社会责任再辨析——基于概念与发展观的视角[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历正贤;;试论劳动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怡恬;趋利避害 为我所用[N];人民日报;2006年

2 大丫山;99%的背后是社会责任的缺失[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董振华 穆衫;积极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N];光明日报;2006年

4 雷瑞;企业也该承担社会责任[N];人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田新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成为制度化约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陈善哲;深圳或将立法 规范企业社会责任[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记者 杨丽萍;保护劳工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核心[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杜薇;触摸企业社会责任“热”[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9 记者 杨丽萍;我市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认证[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春颀;半数地产商不知社会责任为何物[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啸;新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孙慧文;不完全劳资契约剩余分配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磊;中国职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6 高怿;劳动成本变动的经济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7 何雪飞;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琪;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李健;中国建筑业政府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赵早;劳资冲突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小薇;劳动者辞职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郝鹏;竞业禁止制度中劳动者权益保护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亚莉;论法律视角下的劳动关系[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4 朱阳凤;非全日制劳动者社会保险权利的法律保护[D];南京大学;2011年

5 陈春香;论加强劳动者劳动力权的法制保护[D];湘潭大学;2008年

6 寇明婷;农村劳动关系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肖霄;论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郑英伟;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调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祁若凝;竞业禁止与劳动者权益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蒋存龙;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7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37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