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100起劳务派遣争议案例的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进行了全面的分类梳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条款的规定,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对劳务派遣的规制和不足,最后总结分析了《劳动合同法》背景下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用工模式的区别。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劳动合同法 劳动争议 案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雇主用工需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JY044)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劳务派遣发端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向一些驻华机构派遣相关服务人员。随后,劳务派遣在广州、深圳、江苏、广西、青岛、沈阳等地迅速推广,劳务派遣的范围逐渐涉及到了金融、电信、运输、物流等20多个专业和门类。虽然我国的劳务派遣业务起步较晚,但表现出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军;;逆向劳务派遣的合法性风险[J];工友;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向连;张建文;;浅谈劳务派遣[J];生产力研究;2009年20期
2 张欧;;《劳动合同法》颁布背景下对劳务派遣工待遇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职业技术;2009年06期
3 ;当前劳务派遣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劳动合同法》对此有什么对策?[J];司法业务文选;2007年29期
4 陈惠芬;施懿铭;操铭刚;;试论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务派遣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5 ;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有哪些规定[J];农民科技培训;2010年04期
6 钱雄伟;;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7 于军;;浅析劳务派遣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姜培锁;;劳务派遣工如何签劳动合同[J];法律与生活;2008年02期
9 赵靖;;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6期
10 刘凤玲;王继东;;浅论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法律风险[J];法制与社会;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广英;;劳务派遣用工利弊分析[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沛佩;;浅析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法》规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方维忠;;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及立法建议[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何德宝;;劳务派遣退回制度初探[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于博;;完善和规范我市劳务派遣用工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钱祥福;;试论工会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钱培坚;劳务派遣不应成为实施《劳动合同法》的“灰色地带”[N];工人日报;2010年
2 信慧行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何斌;《劳动合同法》为劳务派遣定规矩[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许浩;劳务市场无序 派遣制度滥用[N];中国经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伟杰;劳务派遣无序发展“架空”劳动合同法[N];工人日报;2010年
5 商报记者 邓琳邋赵艳红;劳务派遣:企业规避责任的避风港?[N];北京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伟杰;用工“乱象丛生” 学者呼吁完善法律[N];工人日报;2010年
7 陆占奇;派遣机构选择:6大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钟振宇;劳务派遣缘何突然火爆[N];四川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汉澍;四海商舟曝用工丑闻电商业用工乱象频发[N];华夏时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黄娴 实习生 韦步春;劳务派遣,,一把双刃剑[N];北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夏瑜杰;当代中国守法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娟;劳动关系非标准趋势下的劳务派遣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毛东彦;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劳务派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5 任剑雄;新劳动立法背景下的劳务派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郭喜平;完善我国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刘星;基层供电公司劳务派遣工作的研究与思考[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赵琳琳;劳务派遣连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41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41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