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13 17:32

  本文关键词: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工伤 工伤保险赔偿 侵权赔偿 代位权 第三人


【摘要】: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和难题。从理论上讲,劳动者不宜获得双重赔偿,但法律不应限制受害的劳动者向第三人提起侵权赔偿诉讼。为了防止受害的劳动者获得双重赔偿,应赋予工伤保险机构代位权。工伤保险机构代位权的行使程序应与第三人侵权赔偿诉讼程序相互衔接,通过一个程序解决。工伤保险机构和受害的劳动者可以作为共同原告,或者一方当事人以民事诉讼第三人的身份介入到另一方向侵权第三人提起的诉讼中,使各方的权利义务尽快明确。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工伤 工伤保险赔偿 侵权赔偿 代位权 第三人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一、我国现行规定的模糊与理论和实践的困惑劳动者在工作中因第三人侵权而发生工伤的,依据工伤保险的规定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偿,同时按照民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受害的劳动者(受害人)还可以向第三人主张侵权赔偿。例如,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属于工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铁薇;共同侵权行为的法理基础和类型化分析[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2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籍雁东;;保险合同解释之我见[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刘雅静;;经营者的补充责任[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陈铁水,李清林;论相当因果关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2期

6 陈铁水,李清林;我国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评析[J];学术探索;2004年10期

7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文翠;;论政府环境民事责任[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秀婕;刑民交叉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文杰;侵权法上的相当因果关系说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汪宇;论交通事故侵权责任[D];武汉大学;2004年

3 庄加园;连带债务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王晓茜;保险法告知义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董滨堂;论雇主的民事责任[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荆轶;连带债务的发生原因及其效力[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张文亮;数人侵权行为类型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建坤;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磊;保险代位求偿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10 马晶;论人身保险合同中的保险利益原则[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积禄;保险代位权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3 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王占明,焦艳玲;保险代位权法定的初步质疑[J];经济师;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童贵文;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危机与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关系的再认识——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2 王勉;;浅议交通事故中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人身伤害赔偿[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9期

3 李建文;;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问题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期

4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石婷婷;;论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赔偿的竞合[J];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6 胡颖;;工伤保险与侵权赔偿关系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7 吴琼;;当道路交通事故遭遇工伤——关于交通事故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相关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8 马克清;;工伤保险待遇与侵权赔偿竞合问题初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杨来运;;我国工伤保险赔偿立法的不足和完善[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10 徐萼生;孙永祥;;第三人侵权之工伤救济模式的选择与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宝银;工伤职工能不能申请撤销工伤认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张卫国;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两种救济途径[N];江苏法制报;2008年

3 张留兵;交通事故获赔后能否享受工伤赔偿?[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4 辛祥;遭遇工伤维权 如何不再受伤害[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辛祥;遭遇工伤事故,莫入维权误区[N];检察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工伤赔偿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薛春林;工伤事故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D];四川大学;2005年

3 边境;论工伤赔偿与民事人身伤害赔偿的竞合[D];湖南大学;2007年

4 周文;论我国工伤事故的法律救济方式[D];苏州大学;2008年

5 张燕华;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之法律探析[D];苏州大学;2008年

6 石小英;我国工伤事故赔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黄海燕;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何雪锋;论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张梅枝;农民工的职业损害的原因及其对策浅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刘艳丽;第三人侵权所致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竞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45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45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5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