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管制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本文关键词:职业管制路径的比较与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管制 职业许可 比较制度分析 职业管制路径
【摘要】:职业管制的目标是职业行为负外部性之矫治与职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之缓解。职业管制的路径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许可、职业认证、侵权诉讼、税收、职业责任保险以及市场机制等。各种管制路径均有其优势、不足及最为适合的职业领域。根据科斯法经济学思想中的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为了"社会成本"最小化,选择哪一职业管制路径,取决于该种管制路径的净收益相对于其替代性选择是否享有比较优势。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职业管制 职业许可 比较制度分析 职业管制路径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2批面上资助项目《多元视角下的职业行政许可制度研究》(2012M520794) 2012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职业行政许可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SD121002) 河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职业自由论——一个宪法学的视角》(QD2012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2.5
【正文快照】: 简而言之,职业管制,就是国家对公民职业选择行为进行的管理和控制。其目标,一是矫治某些特定职业行为的负外部性,二是缓解职业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职业管制的路径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许可、职业认证、侵权诉讼、税收、职业责任保险以及市场机制等。为完成或接近职业管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晓松;;管制与法律的互动:经济法理论研究的起点和路径[J];政法论坛;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邢华平;有限政府论之哲学基础探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汤燕;朱镜人;;约翰·穆勒功利主义教育观探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英;;从自由到平等的正义理论——读罗尔斯的《正义论》有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吴从环;;改革后的中国国家社会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胡明督;;密尔政治思想浅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邓李峗;;密尔个人自由观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王妍;;生态思维方式的当代建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永明;;以人为本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虞崇胜;;WTO与新世纪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之路[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3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王岩;;市场·政府·自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自由的实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蒋冬青;;权力结构重构:政府机构整合的必要路径——以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的建立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刚;;密尔的政治哲学[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韩喜平;徐景一;;构建劳资和谐共赢的分配格局[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韩喜平;徐景一;;构建劳资和谐共赢的分配格局[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目标和价值[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蕾;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政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唐海龙;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晓停;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制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宁伟用;株洲网络举报模式运行中的争议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郭俊彦;民意表达: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维度[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开;论公平分配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文静;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超;中国法治进程中罪犯知识产权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水林;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J];政法论坛;2005年02期
2 岳彩申;;理论的解释力来自哪里: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反思[J];政法论坛;2005年06期
3 邓正来;;中国法学的批判与建构——就《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答吉林大学理论法学读书小组[J];政法论坛;2006年01期
4 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J];中国法学;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845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4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