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
本文关键词:劳动合同立法: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
【摘要】:劳动合同立法如何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是贯穿整个劳动合同立法的核心问题,决定着诸多争论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最终结果。劳动关系契约化是当前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生产组织的结构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合同立法必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寻求管制与促进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劳动合同 立法 管制与促进 平衡
【分类号】:D922.52
【正文快照】: 公开征集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引发了社会各方面的讨论和争论。有人主张,劳动合同立法应该向弱势群体即劳动者“倾斜”,也有人认为劳动合同立法不能“偏袒”劳动者。在草案起草过程中出现的争论说明在立法思路上存在着分歧,对如何构建新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欧阳仁根;试论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J];财贸研究;2002年03期
3 许玉华;拖欠民工工资的原因及法律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邵芬,杜爱萍;中德养老保险制度之比较[J];当代法学;2003年05期
5 姜颖;;劳动合同违约金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J];法律适用;2006年06期
6 黎建飞;拖欠民工工资中的法律问题[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7 姜颖;;劳动合同期限的立法探讨[J];法学杂志;2006年05期
8 黎建飞;;论社会法责任与裁判的特殊性[J];法学家;2007年02期
9 范跃如;;劳动争议诉讼审判机构研究[J];法学家;2007年02期
10 喻术红;我国无效劳动合同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晶;就业与社会保障互动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岳宗福;理念的嬗变 制度的初创[D];浙江大学;2005年
3 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用岐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丁俊峰;合同视角下股东知情权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2 王锐;社会医疗保险立法的几个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郭庆;论雇主对雇员工伤事故赔偿责任[D];湖南大学;2003年
4 徐海涛;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朱文博;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分解与重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6 司伟;养老基金资本化运作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7 郑瑞震;论社会保障法律归责责任之竞合[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周文柱;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叶信鸿;论我国临时性岗位用工法律制度的重构[D];湘潭大学;2004年
10 彭曦宏;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证[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义海忠;;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特殊性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4期
2 康宇;罗冬军;;民办院校教师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疑难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3 李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用工制度影响的几个重大问题[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4 ;不能以见习期混淆试用期[J];就业与保障;2011年07期
5 王文珍;;《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9期
6 ;导言[J];法治论坛;2011年02期
7 李亚丽;孟赵艺;;合同用工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河南水利;2002年05期
8 保林;徐勇;;罗辉赴宜昌恩施开展立法调研[J];楚天主人;2011年07期
9 宋丰景;;劳务派遣与市场经济下的临时工[J];中国就业;1996年06期
10 吕华;;《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差异对比——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企业和谐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晴;;循环经济立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2 郑惠玲;;浅析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及其完善对策[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胡俊;;关于水污染防治立法创新的几点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蒋锦萍;;《档案法》修改立法思路探讨[A];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环境 新理念 新技术——20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王成玉;;档案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刍议[A];贵州省档案局、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尚贤;;论同工不同酬的司法救济[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龙生;“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让人期待什么[N];就业时报;2010年
2 王娇萍 本报记者 李刚殷 本报通讯员 陈迪;劳动合同“功不可没”[N];工人日报;2010年
3 记者 吴骞 通讯员 王庆勇;我市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将全面推进[N];莱芜日报;2010年
4 记者 赵翔;江西全面确立劳动合同制度[N];工人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妮;“十二五”末沈阳实现劳动合同制度全覆盖[N];沈阳日报;2011年
6 记者 曾志明 通讯员 吴庆安 林强;为劳动者撑起一片绿荫[N];闽西日报;2011年
7 卢纯佶;对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的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宁杰 本报通讯员 谢兆忠;规范劳动关系 法律再出手[N];人民法院报;2008年
9 李泽民;关注民声民意 拓展立法思路[N];法制日报;2002年
10 张恒顺;工会对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张周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动契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倩;试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2 赵清瀛;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安增莹;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其帆;从综合利用到循环利用:立法思路的变革[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韦芳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戴世杰;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单一琦;劳动合同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胡博文;论劳资博弈角度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明兰;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垃圾治理立法思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46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846095.html